俄乌局势突变 美欧威胁对俄“全方面制裁”

俄罗斯为什么这时候出手?

2022-02-25

欧盟理事会2月23日发布声明说,欧盟将对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351名议员、27个知名人物和实体施加制裁,上述人员在俄罗斯“威胁乌克兰主权独立和破坏乌领土完整”的行动中发挥作用。

美国今年11月将迎来国会改选,即中期选举。分析人士指出,拜登和国会民主党人本要聚焦选民关注的问题,备战中期选举,但乌克兰局势可能会“干扰”选情。

欧盟对俄制裁

自身也会付出代价

欧盟首轮制裁共涉及555名个人和52个实体,名单公布在当天的《欧盟公报》上。10多名俄政府高级别官员及军官、一些公众人物成为欧盟制裁对象,包括俄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俄总统办公厅主任安东·瓦伊诺、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以及“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总编辑玛加丽塔·西蒙尼扬、俄罗斯商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

受到欧盟制裁意味着欧盟禁止他们进入欧盟地区、冻结他们在欧盟境内的资产,欧盟国家公民和实体不得向他们转汇资金。欧盟23日公布的其他制裁举措包括禁止欧盟国家进口来自俄罗斯承认的两个“共和国”的商品,限制俄罗斯在欧洲市场筹集资金。

欧盟委员会分管贸易事务的执行副主席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说,严厉制裁俄罗斯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盟地区的经济,欧盟需要就此做好准备。“然而,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广泛的安全架构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因此需要能够作出回应并在必要时承受一定经济代价。”

一些国际媒体和专家分析,西方国家首轮制裁对俄罗斯影响有限,反而是欧洲国家和乌克兰会面临更严重后果。

美国智库欧亚中心执行副主席厄尔·拉斯穆森说,俄罗斯经受多轮制裁,这次制裁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俄罗斯经济,但相信俄罗斯最终能从中恢复。

多名分析师认为,俄罗斯机构相比8年前能更好地应对西方国家的有限制裁,多家俄罗斯国有银行已采取措施降低在西方国家市场面临的风险。国际金融协会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俄罗斯2014年以来逐步显现去美元化趋势,欧元、黄金等在俄罗斯货币储备中所占比重超过美元。

拉斯穆森说,随着西方对俄施加新制裁,欧洲国家能源花销将飙升,“欧洲工业发展将放缓,可能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

俄乌紧张局势升级导致国际市场动荡,原油、天然气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4日盘中突破每桶100美元,为7年多来首次破百。欧洲国家和俄罗斯在能源和贸易领域关系紧密,制裁俄罗斯必将影响欧洲经济。

乌克兰局势

或“干扰”拜登中期选举选情

美国公共事务研究中心2月18日至21日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应在化解俄乌冲突中扮演主要角色,认为美国应扮演次要角色或不应插手的比例分别为52%和20%。

美联社23日报道这项民调结果时解读,这一结果对拜登及其民主党同僚是“一个提醒”:尽管拜登政府在未来数月可能被乌克兰局势牵扯精力,但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选民最关注的更可能是事关普通民众“钱袋子”的议题。

为备战中期选举,拜登原本打算走出白宫,到美国各地去“与民众面对面”,以拉升他下滑的支持率。不过,随着乌克兰局势趋紧,他眼下“深陷外交政策挑战,无法进入选举周期”。

从民调结果看,拜登政府对乌克兰局势的应对并不让美国民众满意。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目前有43%的民众认同拜登对美俄关系的处理,比去年6月民调中49%的认同率有所降低。对于拜登政府近日不断披露美方情报以支持其对乌克兰局势的行动,只有23%的受访者表示对美国情报机构“大有信心”。

一项由路透社与民调机构益普索集团23日共同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近半数美国人不认同拜登对乌克兰局势的处置。特别是在共和党人中,认同率只有12%。

路透社分析,为在中期选举中夺回国会控制权,共和党人已经在阻碍拜登实施抗疫举措、推进国会立法等方面大做文章,批评拜登对俄罗斯在俄乌边境动作的回应“太少、太迟”。俄乌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背景下,如果拜登的应对显得被动无力,共和党可能加大对他的抨击力度。

另一方面,拜登就乌克兰局势采取行动时有多重顾虑。其中之一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趋紧加剧市场对能源供应的担忧,刺激国际油价进一步走高,导致美国市场汽油价格上涨,进一步引发民众不满。

路透社援引白宫幕僚的话报道,拜登22日在白宫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讲话,宣布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时,在讲话中“小心翼翼”地加入警告民众能源价格可能因美对俄行动而上涨的内容。他此前还多次表明,不会向乌克兰直接派兵。

美俄太空合作会中断吗?

乌克兰局势升级之际,距离地球表面大约400千米的国际空间站,4名美国宇航员、2名俄罗斯宇航员和1名德国宇航员继续在微重力环境下一同工作。

其中,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的宇航员马克·范德海去年4月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进驻国际空间站,定于今年3月30日同俄罗斯宇航员彼得·杜布罗夫和安东·什卡普列罗夫乘坐另一艘“联盟”号飞船返回地球。

普京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西方七国集团定于24日上午开会,商议对俄“全方面制裁”。

截至23日,美国围绕乌克兰局势对俄罗斯出台的制裁举措不涉及俄罗斯航天项目。两国围绕国际空间站运行的长期协作似乎未受影响,依然按计划进行。

“空间站继续正在进行的作业,包括关于将乘员安全送到空间站和送回地球的工作,”NASA发言人达恩·于奥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路透社记者。俄罗斯航天局暂未回复采访提问。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在太空展开激烈竞赛,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到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再到人类首次登陆月球……冷战结束初期,美国和俄罗斯决定联手其他一些国家建设国际空间站。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尽数退役后,美国购买俄方“船票”,依赖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运送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

2014年,美俄关系因乌克兰问题陷入紧张,美国国会出台法律,禁止联邦政府同使用俄制火箭发动机的美国企业签订2022年后开展事关“国家安全”发射的新合同。2020年起,NASA开始利用美国民营企业开发的飞船从美国本土运送宇航员,但也继续使用“联盟”号。

大约七周前,拜登政府承诺设法让国际空间站服役到2030年以后。现阶段,NASA仍在同俄罗斯航天局商谈新的“乘员交换”协议。根据这类协议,美国宇航员可以乘坐俄罗斯“联盟”号,俄罗斯宇航员可以乘坐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发的“龙”飞船,相互免费。NASA说,协议有望达成,3名俄罗斯宇航员已经在NASA位于休斯敦附近的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接受训练。

美俄太空利益交织,从最近一次发射可见一斑。

2月19日,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为NASA发射一艘“天鹅座”飞船。飞船21日抵达国际空间站,送去总重将近3.8吨的食品、燃料和设备。把“天鹅座”送上轨道的是“大火星”运载火箭,其一级助推器大部分在乌克兰设计和制造,所用发动机则是两台俄罗斯生产的RD-181发动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