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在美国蒙大拿州发现的一具梁龙化石,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多利”。通过研究这具化石,研究人员发现,恐龙也会咳嗽。
“多利”可追溯至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长约18米。蒙大拿州大平原恐龙博物馆的凯利·伍德罗夫和同事,在“多利”的3块颈骨中发现了不寻常的突起。这些骨骼生长的区域可能与肺泡囊相连,后者被认为是恐龙呼吸系统的一部分,与现代鸟类的呼吸系统相似。对这些化石的CT扫描结果显示,这些突起很可能是因肺泡囊感染形成的。
关于恐龙健康状况的很多证据都在石化过程中消失了,所以研究小组将这些骨骼突起与在现代鸟类中发现的骨骼突起进行了比较,并认为它们最有可能是“多利”感染曲霉菌病(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这样的真菌病的证据。
“多利”可能是在15岁时死亡。通常,梁龙可以活到30岁左右。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出现与人类感冒或肺炎相似的症状: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和发烧。“多利”生病最终导致其早亡。
“我认为这真的很酷,你可以把‘多利’的骨头拿在手里,并且知道1.5亿年前,恐龙在生病时和你生病了一样难受。”伍德罗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