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建安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杭州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和千万杭州人一起,给杭州过了一个生日,共庆首届杭州市民日。
这一年,杭州部分行政区划完成优化调整,超过44万年轻人成为新杭州人。
这一年,杭州地铁新增82公里,亚运场馆陆续建成,我们一起喜迎第19届亚运会。
这一年,我们一起抗击台风“灿都”,一起抗击新冠疫情,共同见证了许多在特殊时刻勇敢站出来的杭州人。
2021年,杭州收获了无数精彩,也涌现了无数的感人瞬间。2022年新征程已经开启,必将是充满希望、精彩无限的一年。
2022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许多在杭州打拼的外乡人,积极响应“留杭过年”的倡议,停下了回乡的脚步。
杭州也做出回应,为留杭过年的人办好2022杭州“云春晚”。
2022年,超过500位杭州人参加了2022杭州“云春晚”的演出,他们中,有来自钱塘区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西湖区翠苑街道的居民、杭州老干部大学的朗诵队,还有浙江音乐学院的学生。
这是一场杭州搭台、全民参与的晚会,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一个星期的录制,汇聚成一台近2个小时的晚会。
今天,这一份2022年小年夜大餐,终于端出,献给所有留杭过年的人。
今晚7点,2022杭州“云春晚”将在橙柿互动、都市快报官方视频号、微博、抖音、快手和今日头条等平台全网播送。
今晚7点,欢迎你和我们一起在家看杭州“云春晚”、抢年货。
一台“杭州味”十足的春晚
看杭州“云春晚”,热热闹闹迎新年。
“在浙过个文艺年”,2022杭州“云春晚”,在浙江音乐学院学生叶秀仪的小提琴演奏《美好祝愿2022》中开启。
2022杭州“云春晚”的节目,分迎亚运、战疫情、忆江南、话幸福4个篇章,聚焦杭州在喜迎亚运、抗击疫情、乡村振兴、数字改革等方面取得的精彩成绩,为留杭人员献上一台“杭州味”十足的春晚。
让世界听见杭州的声音
2021年,是杭州亚运会筹办的“决战之年”。截至2021年12月底,57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竞赛场馆已经基本完工。作为第19届亚运会的承办城市,杭州已经准备好,让亚运精神的荣光在钱塘江畔绽放。
“我们张开双臂,热情地欢迎全亚洲的运动健儿。由于你们的到来,我们杭州,将与‘更高、更远、更强’这些激动人心的词汇,永远连接在一起……”
杭州老干部大学金秋艺术团朗诵队,将为大家朗诵一首由杭州籍作家黄亚洲作词的《杭州写给亚运会的一封信》。
杭州已经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11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美国姑娘Yahaira、津巴布韦小伙Eric等在杭外国人,要和你说说,他们在杭州的故事。
致敬隐秘而伟大的杭州人
2021年,很多杭州人在疫情面前勇敢地站出来,在我们看不见甚至想不到的地方,默默地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
他们中,有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的单元楼收集垃圾、做楼道消杀的“楼道大白”;有连续15小时穿着防护服在楼道里穿梭、日夜守护“确诊楼”的“跑腿员”;也有一天打200多通电话、连续4天睡在办公室的“绿码守护者”……
“英雄是什么?是穿过黑夜的曙光,是刺向病魔的利剑,英雄也将是纪念碑石,不朽的名字……”
2021年底,上城区湖滨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长黄晓明收到一纸“强制休息令”,在这之前,他已经连续坚守抗疫一线很多天。这次晚会上,他将为大家朗诵抗疫诗歌《英雄》。
黄晓明说,他想通过朗诵这首诗歌,致敬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无名英雄”。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这个大目标,要一点一滴落实到老百姓的小日子里,才有意义。
《夏夏带你看乡村》带你走进宋村乡镜洪村、姜家镇郁川村、枫树岭镇白马村、安阳乡安阳村、浪川乡芹川村,听听乡村里,共同富裕的杭州故事,那是杭州在推进共同富裕上迈出的最美的脚步。
再来到临平区,听听临平滚灯走进世博,亮相奥运,出访法国、美国、新西兰、约旦等多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故事,感受临平本地文化的磅礴力量。
数智杭州的别样精彩
2021年,杭州32家企业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5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1个单项冠军产品,跑进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2021年,世界上容量最大的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主机室基坑,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开挖……
2021年,之江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合作的“仿生鱼”(深海软体机器人),游进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实现稳定扑翼运动,在《自然》杂志封面正式披露。
……
这些,都是杭州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集聚的创新活力。
上过2021央视春晚的宇视科技机器狗,将在2022杭州“云春晚”的舞台,给所有留杭人员拜年。
这些能跳跃、翻转,还能连续后空翻的机器狗,代表的正是杭州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