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40年,只为一只香糟鸡 鸡皮Q弹,鸡肉有嚼劲,自带一股清新酒香

“浙里年味”请你吃宁波香糟鸡啦

2022-01-16

人类,对于食物,总寄托着亲情和乡愁,因为味觉有记忆。

可能是儿时吃的一碗面,可能是妈妈做的一道家乡点心,背后藏着的是温暖的牵挂。

年关将至,浙江去哪玩今起推出“浙里年味”系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趟浙江舌尖上的年味之旅,寻回属于儿时的家乡味道吧。

愈到年底,身心也随之舒坦下来。一年到头,年底大概是最适合回味美食的时节。

临近年关,有关小时候过年的记忆也随时苏醒:暖暖的冬夜里,看着妈妈熟练地把板糟抹在煮好的鸡肉上,密封保存,我就知道年快到了。

我老家在宁波,老底子过年,许多人家都会做糟鸡。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道年菜,就是香糟鸡。过年鸡鸭总是很多,一下子吃不完怎么办,老百姓自然有其特别的智慧——板糟腌鸡,喷香四溢,既能吃到正月底不会坏,风味还非常独特。那口印象中香糟鸡的美味,好像有一种魔力,穿越了漫漫时光,一直延续到了今时今日,想起来仍觉得唇齿留香。 记者 诸芸

香糟鸡里藏着的宁波性格

香糟鸡对于宁波人而言,有种特别的城市性格蕴含在其中。宁波是个海边城市,有“走过三关六码头”的豪放拼劲,向海而生的那种壮阔胸怀藉由世人皆知的“宁波帮”,展示得淋漓尽致。

宁波地处宁绍平原,江南丰裕的精致也融入了当地人的基因中,化为厚重沉稳的书香底蕴。

直白点讲,宁波人仗义热情,就像“石骨铁硬”的宁波方言,宁波人也沉稳内敛,喜欢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的日子。这样的城市性格,也与当地的风物美食相互契合。

“糟”与“醉”,都是宁波菜中常见的手法,对应着宁波人的两种特色味道。

作家赵珩先生在《老饕漫笔》中精到地描述过两者的区别——

“糟与醉的区别在于有‘火’气与无‘火’气,正如一件瓷器,仿古者胎、釉再好,造型再像,终有新瓷的‘火’气,不似旧物‘火’气全消。醉,是炝出来的,急功暴力,所以原物的鲜香得以保留,这种‘火’气更使被醉之物生辉。糟,是慢慢浸润出来的,需要一些功夫,‘火’气全消,所以味道醇厚。二者虽都有酒香,却有薄厚之分。”

西北风起的年底,各种腌制的风味也到了制作的最佳时期,这其中宁波人心头排得上号的腌菜,非香糟鸡莫属。腌制入味的糟鸡,鸡皮油脂尽消,冰凉、嫩滑又十分有弹性,舌尖触摸到的那一刻就被满足感环绕,这一口也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仿佛里面能吃出浓郁的年味儿。对我而言,这种有香糟鸡伴随的年味,总之就不那么平淡了。

“糟”的精华,你了解几分?

香糟鸡,精髓就在“糟”字上。说了那么多,有人估计要问了,“糟”到底是什么?

糟是一种烹饪方式,是将食物放入酒糟之中入味或致熟的烹调方法。糟卤是把酒糟萃取物和黄酒兑在一起,再加入食盐、花椒等调料,装坛密封,经二次发酵,封藏半年以上即成。香糟卤看着跟黄酒很像,但比黄酒要咸得多,也是让食物发生奇妙

变化的关键所在。

吃“糟”相传源自先秦,最早载于两千多年前的《楚辞》。南宋以后大规模盛行吃糟,开始出现各种糟味食物,都城临安有卖糟鲍鱼、糟羊蹄、糟蟹、糟猪头肉。到了元明清三代已经归纳出陈糟、香糟、甜糟、三皇糟等多种技法。

和“糟”连在一起的词,大多都是贬义,譬如糟糕、糟蹋……最典型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句话就给“糟”字定了性。酒糟原本也是酿完酒的酒渣、废弃物,没想到附身于菜肴后,变成了一种美味,当真是饕餮食客们的大幸运。

糟其实挺讲究,还可以分成白糟和红糟,按做法又可以分为生糟和熟糟。宁波乃至江浙沪地区的人做的一般都是熟糟。值得一提的是,与杭州、绍兴偏咸的糟味相比,宁波的糟味自有其特色。宁波的糟味偏甜、偏酒香,做法是把酒糟变成卤水,再把鸡、鸭等浸在卤中。

平日里令人生畏的大荤大肉,只要放在糟卤里一浸,油脂尽消,有酒香无酒味,令人闻香而至,胃口大开,入口没有油腻,满口爽滑。尤其是在大鱼大肉的过年宴席上,香糟鸡这道菜,绝对让人味蕾舒坦又惊艳。

三代人,40年,只为一只香糟鸡

这世间,总有人为地道美食尽心力。

宁波王绍菲食品厂生产的郇公厨房糟鸡,就是香糟鸡界鼎鼎有名的。在做好香糟鸡这条路上,三代人,细细研究,做出的那一口香糟鸡也成了许多宁波人的心头爱。每年年底,一大批香糟鸡粉丝会赶到位于宁波镇海的糟鸡工厂里采购糟货,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糟鸡。

有位粉丝老伯,80岁了,家住宁波市区,每年年底都会坐上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赶上20公里的路去采购,每次都要把袋子装得满满当当,满足而归。大伯这样乐此不疲,用他的话来说,是因为吃到了小时候的那口糟鸡味道。

厂长季军告诉我,糟鸡厂与香糟鸡有着长久的缘分,40年的时光里,有许多任厂长,每一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糟鸡做好吃?时光漫漫,沉淀出的是一门真正厉害的糟鸡手艺。这么多年来,香糟鸡遵循的好吃原则一点没有变。

首先,传承配方,从未改变。季军说,就是要把一些好的东西传承下去,保留大家儿时的味道。所以糟鸡选用的是养了400天的农家老母鸡,每只鸡重2斤到2斤半,原材料好,才能做出好的糟鸡。当酒糟的香浓

和独特配方的咸香渗入肉中,不但荤腥味完全去除,取而代之的是皮脆骨鲜,紧致耐嚼,让人久久回味,而且拥有一股若有似无的酒香。

怎么做到肉皮质紧实有嚼劲呢?这里有个细节,因为煮鸡的时候放盐会影响鸡的肉质和口感,为了保证鸡原本的香味和更好的肉质,糟鸡在煮的时候是不放盐的,通常都是原料做好以后才去加味道的。

季军说,好的糟鸡要把握一条原则:把酒意拿捏得恰好,以鲜为主,咸中带微甜,卤香带酒熏。采访中,他聊起多年前第一次吃到糟鸡的经历。“一次聚会上,有位做宁波传统食品的老板带来了糟鸡,但聚会快结束时才想起来这道菜没有上,那时大家已经差不多吃饱了,但还是打算尝尝。香糟鸡端上来了,初看和普通的冷盘鸡无二,用筷子夹起一块,凑近鼻子,一阵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放入口中,鸡的肉香和糟香瞬间填满了整个口腔,一咬下去,没有肉鸡那种粉粉的感觉,但鸡皮却是一下子就咬断了,感觉很有弹性,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让我回味良久……”

季军感慨,也正是那一次吃到糟鸡,机缘巧合从此和糟鸡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的岁月中,糟鸡、糟鸭、各色糟肉……这些土到掉渣的地方传统美食都成了他研究的方向。他家的香糟鸭还在2018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评选中获得了优质奖。

如今,季军也在抖音上制作发布香糟鸡的美食视频,传播与“糟”有关的知识,也吸引了一大批的粉丝。让香糟鸡这道传统风味美食得以延续,让更多人尝到这口美味,也成了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