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温暖的目光

2022-01-14

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学军小学五(6)班 徐梓涵

一提到俞老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她真的是老师中最严厉的一位!”尽管大家都这么说,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严厉的背后,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俞老师特殊的温暖。

俞老师是我们四年级时新调来的语文老师。可能因为她同时也是学校的副校长,所以上课时会自带一丝威严。

俞老师有一头乌黑的短发,皮肤白皙,弯眉杏眼,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框眼镜,她的穿着简约而时髦。上课时,都会带着一个帆布袋,里面满是书籍。

我的印象中,俞老师的目光是我一直都非常难忘的。记得在一节语文课上,上课铃刚刚敲响,俞老师便迅速地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白板旁。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也麻利地收拾好桌面,迎接语文课的到来。

一节课前25分钟,教室非常安静,几乎听不到一点杂碎的声音,只听得见俞老师清亮的讲课声。可一到后半段,我就听不下去了,开始感到无聊而打起了哈欠。坐姿也逐渐懒散,还悄悄地和同桌讲起了小话。“提醒——”突然,俞老师严厉的声音从我耳畔拂过,我顿时吓得一机灵,哆嗦着调整好坐姿。果不其然,俞老师正用锐利的目光扫视全班,最后停在了我的身上。只见俞老师高挑着眉毛,眼睛瞪得圆圆的,似乎能看透一切。她又用右手指顶了顶下滑的眼镜,左手轻轻搭在腰上,看起来像是很生气。但可以看出,俞老师的眼神中流露出的除了责备和警告外,更多的是提醒和关切,就像在说:“孩子,上课可不能讲话哦,认真听讲!”这使我感到十分羞愧。俞老师虽然在一节课上盯了我好几次,但仍可以感受到俞老师对我的关怀和期许,从一开始的责备到鼓励,令我不敢也不能违抗。

希望俞老师的这一道温暖的目光,可以陪伴我剩余的小学生活。

指导老师俞剑维:

文章紧扣标题展开叙述,用了轻松风趣的语言描写了课堂上的情形,让小作者打起精神上课的同时,又让人倍感温暖。通过对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老师形象跃然纸上,特别是“扶眼镜框”的动作,与性格特点如影随形。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六(7)班 宣嘉懿

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瞬间,让人觉得温暖,美好。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突然感觉到手臂上湿湿的,好像是从上面滴下来的水。再仔细一看,天花板在漏水!我赶紧告诉爸爸妈妈。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我们家漏水的地方还不止一处,床上、衣柜、厨房……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滴水。“肯定是楼上人家水漫金山了!”爸爸边说边打开房门朝楼上跑。我也赶紧跟着飞奔上楼,看个究竟!

还没敲门就隐隐听见屋内老爷爷的惊呼声:“呀,怎么这么多水!糟了糟了!”接着是老奶奶的声音:“完了完了,这下子楼下也肯定遭殃了!”原来是爷爷家厨房水龙头坏了,吃过晚饭洗好碗的时候没关紧,开始慢慢地漏水,越漏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爷爷奶奶关着门在卧室里看电视,一直都没发现。直到大水流到房间才惊觉,打开房门一看,已经是水漫金山了!

爷爷奶奶看到我们,不用说就知道是什么事了。还没等爸爸开口,爷爷奶奶就开始连连说“抱歉!抱歉!实在是对不住了,害你们也遭殃了!”他们下楼来看过我们家的情况后,奶奶提出让我们先去住宾馆,费用他们出。等把积水清理完,要修的地方修好,我们再搬回来。虽然突如其来的意外搞得我们家乱七八糟,但是面对这一对年迈的老夫妻,爸爸妈妈不忍责怪,连声说:“没事没事!拖干净就好!”“那怎么行!地板家具受潮后会霉烂的,你们的损失我们一定得陪!”老爷爷满脸的歉疚。“应该没大问题,毕竟很快就发现,还没在水里泡,马上擦干就可以!”爸爸还在跟爷爷奶奶客气,妈妈已经把房间的地板擦干了。她一边继续擦客厅地板一边说:“地板家具是小事,两位老人家的安全是大事!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叫一声就行,换个锁修个水龙头,我们都可以的!”

爷爷奶奶带着歉意回去收拾自己的屋子了。爸爸妈妈继续忙着换被子床单、检查衣柜……看着这一幕,一丝暖意涌上了我的心头。

第二天,爷爷奶奶又来到了我们家。爷爷手里吃力地拎着两袋水果,奶奶掏出一个红包硬要塞给妈妈。妈妈坚决不收:“大家都是邻居,一点小事不要放在心上!”

看着这一幕,我忍不住想:人间处处皆温情。

指导老师陈林玉: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能遇到文中小作者爸爸妈妈这样懂得体谅宽容的邻居,是一种幸福。而小作者能够从爸爸妈妈的言行中,感觉到温暖和美好,更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小作者能够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我的科学老师

杭州市闻涛小学五(5)班 马烨辰

我有许多老师:风趣幽默的数学老师、口语流利的英语老师、温柔又不乏严厉的语文老师……而我最喜欢的是美丽动人、和蔼可亲的科学老师。

汤老师有一双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每天都有不同的发型,永远给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美感。那挺立的鼻子让她显得非常秀气大方。她喜欢穿着各色好看的裙子,脸上总带着微笑。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汤老师虽漂亮温柔,但我们也有触碰到她底线的时候。刚上完体育课,同学们热火朝天,吵吵闹闹。汤老师走进教室,见此情景,并没有粗暴大声地吼骂起来,而是和风细雨般地说:“据科学家研究,上完体育课后上课的注意力应该格外集中,会格外认真的。同学们,开始上课啦!”可一开始,同学们似乎并不领情,权当耳边风,继续吵闹,直至吵闹声充斥着整个教室。汤老师终于“变脸”了!只见她怒目圆睁,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像要喷火似的,脸上刹那间晴转多云,乌云密布。她一手用力地敲击着讲台,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把讲话的同学全都吓了一大跳。“怎么回事?这节课本来有很多好玩的实验,时间浪费了,实验可没得做了。我说过纪律是底线!否则课就不上了!”汤老师像打机关枪似的喋喋不休着⋯⋯同学们瞬间安静下来,坐端正,满心期待着做实验。

汤老师的课堂有各种有趣的实验。每次汤老师走进教室,都会拿着一大盒实验工具,好奇的同学把汤老师和实验工具围得水泄不通。“这是什么呀?为什么是三角形的呢?”这时汤老师总会微微弯下身子,拿起其中一件,给同学们细心、温柔地反复讲解:“这是三棱镜,可以让白色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激光笔,可以⋯⋯”那声音就像清泉般地流淌着,同学们一个个都屏息凝视,听得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什么。上课时,汤老师会为每个小组发实验工具,让每位同学都能自行操作并体会实验的快乐,从中领悟科学的实验道理。

怎么样?这就是我的科学老师。

指导老师郑丹青:

小作者抓住上课场景,把一位美丽温柔,教育有方的科学老师写得生动极了。不仅对汤老师有详细的外貌描写,还关注了汤老师的动作和神态,让老师的形象更丰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搜救犬阿黄

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学军小学

六(6)班 刘凌岳

“轰”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夜晚那份宁静,搜救员方浩与他的搭档搜救犬阿黄以及队友们在红旗镇展开了地震救援。

阿黄身子伏在石块上,仔细地寻找。突然,它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猛地冲到一块大石头旁,“汪汪”叫着。方浩立刻跑过去,熟练地拿出眼罩,罩在那个人的眼睛上,紧接着与阿黄使劲一推,大石块被推了出去,然后叫来队友,将伤员抬了出去。他们与时间赛跑,黑暗的云笼罩在空中,给人一种恐怖的压抑感,而他们如光一般,劈开一切困难。凌晨,连续工作三天的阿黄依旧在那里,寻找是否有余下的人。它昂首挺胸,不知疲倦,在那些困境中的人们眼里,它如神一般存在。

天亮了起来,但不见阳光,整个红旗镇被雾所笼罩,包围了起来。从指挥部传来了一个噩耗——还有余震!

方浩跑入废墟,发疯似的寻找着他的搭档,“阿黄、阿黄……阿黄!”他十分焦急,“轰”又是一声巨响,方浩的双眼被玻璃碴扎到,他失明了……他哭着爬着,寻找阿黄。雨朦胧地飘下,四周只有方浩那撕心裂肺的哭声……

“汪、汪、汪……”几声微弱的狗叫声让他如见到了光一般的希望。小狗用嘴巴叼走了方浩的对讲机,用鼻子按了一下通话按钮,接着汪汪直叫。原来为了救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它的腿骨折了,走路也十分艰难。

救援人员没有立刻赶到,而阿黄却一直疼痛着。方浩不想要阿黄一直在病痛中,于是,他抱了抱阿黄,不舍地掏出枪,泪水滴在枪上,他下不去手,但他又不得不这样做,“砰”的一声……

他跪在地上,不知为何自己要这样,泪水大把大把地流下,令他悲痛欲绝。而这时,狗狗跑到他的怀里,他一闻,不敢相信,这是阿黄的味道。原来子弹射偏了,打在了阿黄那条折了的腿上。救援人员也刚好赶到,救起了阿黄、方浩和那个七岁的小男孩。

地震结束了,阿黄的腿也安上了全新的假肢,成了一只导盲犬,与一只母犬为主人方浩指路,并且与这只母犬生下了四只小狗,成了父亲。

一年之后,他们再次来到了红旗镇,在镇中心立了一只看向东方,昂首挺胸的搜救犬。下面刻着一行小字“来自天堂的生命狗狗——阿黄”。

那时,天上的云如血一般红。

指导老师匡艳:

小作者的故事很完整,情节吸引人,一波三折。故事能围绕主要人物展开,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小作者在描写故事时,还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从侧面烘托了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篇精彩的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