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团子”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二(5)班 赵漫彤
我喜欢的动物就是我家的猫咪,它活泼可爱,它身上的毛是灰色的,身体圆得像个皮球,它长着一双又大又圆的绿色眼睛,我叫它的时候,它会竖起两只小耳朵,头一歪,然后“喵”的一声回答我。它的爪子是黑色的,伸出来时就像几粒巧克力豆一样,非常可爱。
有时候会用小爪子故意把东西拨到地上,就想引起我的注意。它最大的爱好就是早晨站在窗台上看小鸟,有时候还会学鸟的叫声,太有趣了!它的名字叫团子。我非常爱它。
指导老师谢秋:小作者从家庭生活中的一员“小团子”入手,通过细致的观察,从外貌和生活习性上对“小团子”进行全面介绍,生动活泼,趣味满满。
学车记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二(5)班 张天宇
这学期爸爸给我买了一辆新自行车,原来的旧车太小了,我也长得太快了。爸爸说长大了就要摆脱辅助轮,这才算是真正学会骑车,我决定尝试一下。
虽然我信心满满,但是看似简单的事情真的会这么顺利吗?我的内心还是有些小胆怯。
当我第一次跨上自行车,我突然发现这个“新朋友”的轮胎还没打气,我就被它摔歪在了一边。于是,我让爸爸给我打足气,又再一次跨上车,结果双脚还没离地,就又摔倒在地。我有点生气,而此时我心中的小恶魔仿佛跑出来讽刺地说:“就你这个样子,还想学骑自行车?赶紧回家去算了,别给自己丢脸了。”但旁边的小天使却大喊道:“不要放弃,坚持就是力量!”我决定听从小天使的鼓励,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渐渐地,我能做到双脚离地前进一段距离了,但还是晃晃悠悠,方向不太稳。由于太紧张,满头大汗的我一不小心连车带人一起撞到了树上,摔了个人仰马翻,腿上也蹭破了皮,我有点想哭。但我转念一想,我可是男子汉啊,凡事只有坚持才会胜利。越是这样想,我越发觉得自己全身充满力量。于是我屏气凝神,把握住方向,咬紧牙关,我的手和牙齿仿佛化为了一体,就连我的眉毛都像两只有力的脚,几乎要从我的头上跳出来帮我使劲。最终,在不断坚持下,我终于能平稳地骑自行车啦!
在学会骑自行车的那一刻,我头上的汗水消失了,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只留下脸上绽放的笑容。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我学会骑车啦!
指导老师谢秋:原来学骑车的过程满含着酸甜苦辣,小作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动作、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让整个过程跌宕起伏,仿佛我们就跟着小作者一起经受磨难、体会成功的喜悦。
好朋友是你吗?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二(5)班 李秉轩
好朋友是你吗?有可能就是你。
我的好朋友总是很开心,是你吗?
我的好朋友心地善良,是你吗?
我的好朋友非常热心,是你吗?
我的好朋友热爱集体,是你吗?
我的好朋友见义勇为,是你吗?
我的好朋友经常被老师表扬,是你吗?
我的好朋友博学多才,是你吗?
我有一个很棒的好朋友,你有吗?
指导老师谢秋:小作者以提问的方式呈现了自己对好朋友的见解,新颖的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为文章添色不少呢。
运南瓜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二(5)班 陈禹镐
秋天到了,果实飘香,兔妈妈让小兔子去南瓜地摘点南瓜,小兔子二话不说就跑了出去,来到南瓜地,小兔子傻眼了,南瓜个个长得又大又圆,他心想:“我该怎么把它们运回家呢”?就在这时,村口的小猴子开心地骑着辆自行车经过,小兔子看见自行车的轮子,立即有了灵感,这圆滚滚的南瓜不正像是车子的轮子么。于是,小兔子将南瓜立了起来,然后滚啊滚地运到了家,妈妈看见小兔子搬回的大南瓜,夸他真是个聪明机灵的好孩子。
指导老师谢秋:小作者在描写中对人物动作与心理状态的把握与描写非常细致,不仅让习作生动起来,也让文章满含童趣,聪明机灵的小兔子形象跃然纸上。
西湖四季之美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三(5)班 郑至巽
西湖一年四季风景优美,尤其是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名胜古迹,深深吸引着古今中外文人雅士。
春天,“柳浪闻莺”吸引着众多游人。看,柳条随风飘动,就像绿浪一样。黄莺伴随着歌唱起来,声音多么清脆。西湖湖面静谧,如同一面明镜。湖边粉红的桃花开了,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引得蝴蝶翩翩起舞。柳树、桃树间隔着,好像给西湖戴上了一串项链。
夏天,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曲院风荷”。看,荷花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荷叶像遮阳伞一样为游来游去的小鱼遮挡阳光。湖边的大树密密层层,把西湖这个大家闺秀包裹得严严实实,遮掩着游人一睹芳容。
秋天,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满陇桂雨”可谓最佳去处。桂花像秋雨一样纷纷飘落,铺成一条金色的林间小径。湖边梧桐树叶在风中慢慢飘落,既像手掌轻轻抚摸路面,又如想给游人戴上皇冠。枫叶变红了,如同一枚枚邮票,带来了秋的气息和秋的凉爽。
冬天,举世闻名的“断桥残雪”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涌向断桥。如果赶上下雪天,西湖边银装素裹,断桥仿佛铺上了一条白白的被子。你可以爬上宝石山远远眺望,断桥就如同断了一样,非常神奇。
西湖四季风景如画,正如苏轼在诗中所称赞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指导老师林亿:小作者围绕“西湖四季优美”的中心来写,总分总结构条理清晰。在描写景物时能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文章最后用苏轼的名句赞美西湖的美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炸桑叶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三(5)班 王子涵
我在绍兴品尝了一道奇特的菜,为什么说它奇特呢?因为这道菜是蚕宝宝爱吃的桑叶做成的,名叫“炸桑叶”。据说是绍兴有名的特色“菜”。
服务员端上这道菜时介绍道:“小朋友,这可是蚕宝宝爱吃的桑叶哦,相信你们也爱吃。”看着这盘翠绿绿的“菜”,我们女生虽然很好奇,但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下筷子去夹。伙伴中有几个男孩胆子大,抓起一片桑叶就往嘴里塞,然后一片又一片。一边吃一边叫着:“好吃,好吃!再不吃就抢光了!”看他们吃得津津有味,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一片桑叶放在口中——哇,果然好吃,味道跟薯片一样脆脆的,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不一会儿,一盘桑叶就被抢完了。于是大人又叫了一盘,没过一会儿就又抢光了……大人们笑着说:“刚才都不敢吃,现在倒是意犹未尽啊!”我心想:原来品尝一道创新菜都需要勇气啊!真得多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过晚上睡觉时我又想:明天早上起来我会不会跟蚕宝宝一样吐丝呢?
指导老师林亿:小作者将第一次品尝“炸桑叶”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具体,字里行间透露着好奇。特别是最后担心会像蚕宝宝一样吐丝,充满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