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旅卡到赛事票根

看“城市礼遇”如何重构游客与城市的连接逻辑

2025-06-26

当周杰伦演唱会的票根在杭州化作西湖游船的半价通行证,当高铁票根让游客在南宋御街的老字号餐厅享受到8折美味……一张小小的票根正在杭州这座文旅名城掀起奇妙的化学反应。近两年来,杭州率先探索“票根经济”新范式:持有杭州奥体中心演唱会票根的乐迷,可凭票在钱江新城的合作酒店享受协议价入住,或在湖滨步行街兑换文创手信折扣;高铁站出站口的“票根礼遇”指引牌上,清晰标注着凭高铁票可享的灵隐寺门票减免、龙井村品茶优惠等福利。这种将交通票、演出票转化为“城市探索钥匙”的创新实践,让原本作为消费终点的票根,摇身变为解锁杭州“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的起点。从西湖景区到运河商圈,杭州正以“票根+文旅”的组合拳,让游客在一张票根的串联中,深度触摸城市的文化肌理,也为全国文旅行业激活“二次消费”提供了生动注脚。

城报记者 王佳婷

一张票根开启的城市盲盒之旅

讲述人:游客小张

去年4月,我握着周杰伦演唱会的票根走到西湖游船码头时,才意识到这张纸片早已超越了入场凭证的意义。在杭州,它化作了半价畅游西湖的“魔法钥匙”,顺带还让南宋御街的老字号面馆给打了8折。原本只是为追星而来,却因为票根附赠的“城市礼遇”,意外解锁了灵隐寺的清幽小径和龙井村的茶香午后。这种体验像拆盲盒——高铁票根在出站口就能兑换景区地图,演出票根能在文创店换购限定书签,每一次使用都伴随着“原来还能这样”的惊喜。最妙的是,当票根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城市不再是景点的堆砌,而是变成了一个会互动的朋友,用折扣和便利邀请你深度触摸它的肌理。现在我收集每个城市的票根,像收集打开不同世界的密码,毕竟谁知道下一张票根会带我遇见怎样的城市惊喜呢!

票根里长出的客流“金钥匙”

讲述人:商家小陈

我在湖滨路步行街开了一家创意菜馆,自从和景区合作推出“演唱会票根享餐饮折扣”,周末午市翻台率提高了40%。起初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票根经济”试点,没想到持演出票根来用餐的年轻人络绎不绝,不少人还为了凑齐折扣特意多买了文创手信。更意外的是,有游客拿着高铁票根找到店里,说在出站口的指引牌上看到了优惠信息——这等于城市帮商家做了免费引流。

每次开演唱会时,我的菜单里还会专门推出“票根限定套餐”,还和隔壁酒店联动:住客凭房卡能享菜品折扣,食客消费满额送酒店代金券。

票根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的不只是单笔生意,而是把散客变成了回头客,把一次性消费连成了产业链。这些都是城市和游客之间的“介绍信”,而我们商家,就是递上热茶的东道主。

票根经济下的文旅融合棋局

讲述人:管理者小叶

眼下,一张“票根经济”思维导图正不断扩容:高铁站的票根兑换机、景区的联动折扣系统、商家的积分联盟……这盘棋的核心,是让一张票根成为激活城市消费的支点。当游客用高铁票换购灵隐寺门票时,背后是交通流、人流、资金流的串联。

杭州成为试点以来,持票根消费的游客人均停留时间延长1.2天,二次消费额增长35%。更重要的是,票根经济打破了文旅行业的壁垒——演唱会主办方主动对接酒店资源,景区把优惠信息印在高铁票背面,连老字号都开始研究“票根+文创”的跨界产品。这种“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模式,既让游客感受到城市温度,又让商家分享流量红利,更让杭州从“打卡城市”升级为“可深度体验的生活场景”。票根只是个引子,而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个来到杭州的人,都能通过这张小纸片,读懂城市的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