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的“留客效应”遇上江南春日的“颜值经济”

花朝时节春正好,杭城处处展欢颜

2025-03-27

3月25日,国足对阵澳大利亚的冲击世界杯关键一战在杭州打响,70588名观众燃爆“大莲花”。

花朝时节春正好,这场赛事不仅点燃了绿茵场的激情,更成为杭州文旅在花朝时节的“流量密码”——球迷手持球票可半价泛舟西湖、免费品春茶,赛事动线与“春游杭州”攻略深度绑定;龙井虾仁、樱花糕等时令美食登上球迷餐桌,亚运场馆周边的露营市集、宋韵夜游等活动同步上线。

数据显示,赛事期间杭州文旅消费环比增长47%,外省游客占比超六成,“足球+春游”模式让这座“赛会之城”在春日焕发文旅新活力。

城报记者 王佳婷

杭州把比赛办成了节日,很惊喜

讲述人:兔哥

我是从沈阳飞抵杭州的球迷,国足比赛是信仰,但杭州的服务让我惊喜。手持门票,可以体验“宋城千古情”半价演出,还可以按推荐路线探访良渚古城遗址,在运河边品尝龙井虾仁。比赛前夜,我与全国“龙之队”球迷在奥体中心外合唱助威,红色人潮让我热血沸腾。

杭州把比赛办成了节日,赛事配套的文旅优惠让球迷的旅程不再局限于球场,更成为探索杭州的契机。这场世预赛证明,体育能打破旅游淡旺季壁垒,杭州的“赛会基因”正转化为经济增量,下次我要带家人来走“足球同款”路线。

我在“大莲花”见证城市精细化答卷

讲述人:阿棒

先前做过杭州亚运会志愿者,这次负责奥体中心地铁疏散引导。我曾经历过亚运开幕式演练,但7万球迷赛后同时离场的阵仗仍让我紧张。我们提前两周背熟18条公交专线和地铁备车时刻表,连厕所点位都反复确认。赛前,我参与场馆草坪验收,听工程师讲解草皮温湿度监测系统。杭州的办赛细节让人自豪。

从草皮养护到交通分流,从多语种指引到突发医疗响应,这座城市用亚运经验为足球“镀金”。散场时,我举着指示牌高喊“2号线往左”,人潮有序流动的场面让我眼眶发热。赛事是暂时的,但城市管理的进步会一直延续。

让球迷把杭州的春天带回家

讲述人:天艺

过去球迷来去匆匆,这次我们要让他们把杭州的春天带回家。作为赛事项目其中的一名负责人,我在策划阶段便将“春元素”植入每个环节:球场外设置“春日限定”快闪店,售卖樱花香囊、足球主题青团;联合30家民宿推出“看球+采茶”套餐,球迷可化身一日茶农;甚至与气象部门合作,为外地球迷定制“追球追花”天气预报。

赛事期间“足球春游”主题线路预订量暴涨130%,龙井茶宴、樱花下午茶等产品供不应求。体育赛事的“留客效应”遇上江南春日的“颜值经济”,这才是文旅融合的王炸。目前我们正计划将“春赛”模式复制到亚运场馆常态运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