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对望,从中感受那个时代的绚丽多姿

聆听历史回响,探寻时代共振,读懂“吴越千年”的深意

2024-11-14

2024.11.14 星期四 | 责任编辑 王佳婷 | 版式设计 张娜

“秘”色探索

走进吴越文化博物馆,或温润如玉、或清冷翠色的一抹“秘”色牵引着人们的目光。作为国内首个系统展示秘色瓷精品的博物馆,细颈盘口瓶、花口碗、瓜棱双系盖罐、葫芦形执壶、夹耳带流盖罐……上百件秘色瓷珍品组成了国内最大的秘色瓷文物方阵,其数量之多、规格之高、脉络之清晰,令人叹为观止。千年浮沉,吴越以秘色瓷开篇,见证文脉赓续。这些文物遗存,也成为吴越国文化、科技等方面成就的强有力证明。当我们与之对望时,仍然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绚丽多姿。

历史溯源

文化的赓续有赖于可见可触的载体。在参观博物馆时可以发现,三层展厅,350件(套)文物,绵延千年而来的吴越往事在这里徐徐展开。行走在展厅里,让我们感叹的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和地方政权不断更迭,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而在如此乱世中,吴越国却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成为五代乱世的一股清流。究其根本,在于吴越国实行的“保境安民、善事中国”基本国策,家国一体的理念成为吴越国在五代十国乱世时期的立国之本。

遗产润今

当我们追溯吴越国的繁荣与诗意、风采与文明,这些人文痕迹,构成了这座城市独有的历史肌理,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显著标识。

面对吴越文化这块“富矿”,怎样真正使其成为杭州乃至浙江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如何擘画新时代的宋韵繁华和吴越盛景?临安作为先行者,正紧握吴越文化这张“金名片”,塑造吴越文化之“韵”,走出“润城”“兴业”“化人”的文化强区之路。除了吴越文化博物馆之外,吴越文化IP也正在以多维度的表达逐渐落地。

文化领“杭”

八千年跨湖桥、五千年良渚、千年吴越、八百年宋韵,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中华儿女共同的骄傲。从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到如今吴越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遗迹中的杭州、文物中的杭州、典籍中的杭州,凝固了千万年的时光与记忆,重焕风华;锦绣西湖、运河通波、潮涌钱塘,人们从湖光山色中汲取灵感,创造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文化美、人民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杭城。

■ 城报微评

吴越文化为时代发展带来生生不息的滋养

公元907年,钱镠创立吴越国,成为五代十国乱世中的一股清流。白驹过隙,千年倏忽。而今,钱塘江畔,“钱王射潮”雕像昂然而立;功臣山下,吴越遗存重启风华。近日,临安这座城,再次因文化“破圈”。随着吴越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一幅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吴越文化画卷,也在眼前缓缓打开。

纵观长三角文明史,无数灿若星辰的文化宝藏中,吴越文化当占重要一席。2024年,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将吴越文化确定为十大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之一。

吴越文化既有小桥流水人家中散发出江南那种温馨而美好的生活姿态,也有蕴含着长江的浩然之气。它的百花齐放、海纳百川、经世致用、崇文重教和历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都为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生生不息的滋养。

一抹“秘”色,三千重华,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聆听历史的回响,探寻时代的共振,读懂“吴越千年”的深意。

城报记者 王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