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我们的价值观”:聚焦“责任”

如何发挥全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2024-09-05

2024.09.05 星期四 | 责任编辑 王佳婷 | 版式设计 王佳婷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展现新闻媒体从业者和自媒体担当,发挥全媒体下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助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近日,2024“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责任”暨“全媒体舆论监督与优化营商环境”研讨座谈会在杭报集团举办。

会上,高校专家教授、社科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齐聚一堂,围绕“全媒体舆论监督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贡献实践经验、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城报记者 王佳婷 通讯员 赵国青

李 婷

杭州市社科联(院)党建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全媒体时代媒体舆论监督

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现如今,传播已从“我说你听”变为“人人都有麦克风”,谁都可借助移动互联网表达意见诉求。在这种情况下,肩负舆论监督之责的新闻媒体该如何激浊扬清?

我在此提出两点解题思路:通篇不见被批评者,无声胜有声;批评监督不仅在“破”,更在于“立”。

舆论监督报道要找准时机,想好角度,用心去磨,坚持“小题大做”,力求追问身边“小事”撬动改进工作作风这个“大事”。真实和善意是舆论监督的底线,而建设性是实现有效舆论监督的前提,更是对媒体作为建设者的内在要求,建设性舆论监督关键在于通过监督推动问题解决,在具体报道架构时要创新写作模式,这样方能产出社会关注度高的舆论监督报道。

朱光函

杭报集团每日商报社记者、编辑

每日商报通过AI技术

扩大消费维权普法影响力

我从政策导向与理论支撑的角度,分享下每日商报如何巧妙融合人工智能(AI)技术,为消费维权传播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维权之路更加光明与便捷。

每日商报紧跟政策导向,利用AI技术这一现代化工具,创新消费维权传播方式,是对国家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的具体实践。而每日商报的AI主播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情景案例,“寓教于乐”的传播方式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吸收效率。此外,全媒体矩阵传播网络的构建,是基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扩散理论。我们利用社交媒体、视频平台、智能设备等多渠道布局,形成信息的立体化传播,确保消费维权信息能够触及每一位潜在的受众。

于海涛

FM89杭州之声副总监

不断提升舆论监督

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方法

我想围绕FM89杭州之声舆论监督类的广播民生《民情热线》节目,深入探讨全媒体舆论监督与营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舆论监督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具有促进政策透明、增强政府责任、提升企业形象、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社会共识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提升舆论监督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方法:一要向下扎根,加强“采编播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素养优、理论水平高、政策水平专、业务能力强的队伍;二要向外突破,加强“民情观察员队伍”建设,在节目中培养提升市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为自己的问题问”到“为杭州的发展问”;三要向上联动,加强“部门联络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完善部门联络员的联动机制。

沈费伟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舆论监督报道 如何有效发力?

融媒体时代,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报道,虽然手段更多更丰富,但作为地市级主流媒体,面临的压力更大、困难更多。那么舆论监督报道如何有效发力?我认为,要优化队伍建设,构建舆论监督新格局;结合平台特点与优良传统,常态化开辟新闻舆论监督专版专栏,报纸突出“深”,广播突出“广”,电视突出“活”;强化制度保障,构建良性舆论监督生态,建立新闻舆论监督快速反应机制、题材研判机制、采访报道机制、审核发布机制、激励保护机制“五大机制”;发挥融合合力,提升舆论监督新效能,建立多种传播平台和多种媒体形态并立并存、“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媒体矩阵;打通传播平台壁垒,转化各平台节目,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影响,以提高舆论监督的影响深度、广度。

李 勇

杭州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委改革办

改革研究与促进中心副研究员

发挥全媒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媒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我认为媒体具有传播的权力和权益,同时意味着责任,尤其在全媒体领域中的众多自媒体,更要在反映问题和督促解决问题的同时,发挥媒体正能量和正向的引导作用。其次,全媒体具有跨界跨时空、传播速度快、传播覆盖面广的综合效应,要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通过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奠定扎实的行动基础,使全媒体的综合传播效应能够得到有效释放。此外,全媒体也要适应服务对象的变化趋势,主流媒体要从传统的垂直集中运行方式,向与其他媒体主体平行化、平台化的运作方式转变,发挥协同功能。

李华金

浙江工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树立正确舆论观 坚持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

我就新闻媒体对营商环境营造和监督谈几点看法。我觉得要树立正确舆论观,坚持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新闻工作从业者要做好正面的宣传与引领,媒体也应当积极承担舆论监督的责任;要发挥媒体传播定位,推进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官方主流媒体需要明确自身在舆情传播中的定位,明确“在舆情传播中发挥对其他媒体的引领作用”“在上情下达、及时反馈中实现政府部门与公众沟通”的两个基本功能;要把握舆论传播的信效度,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信度是舆论传播的关键,也是官方媒体与大众媒体根本区别所在,所谓效度,是舆论引导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也是其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