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满屏的绿意映入眼帘,成了这部剧爆火的标签之一。有网友直呼,“草原是绿的,河水是更绿一些的绿,高处的森林则是蓝一样的绿”“想去阿勒泰的欲望达到巅峰”……
一定程度上而言,游客涌入阿勒泰的动力,正是源于对“绿色”的向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公众的旅游理念和出行需求也在升级。近年来,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在各地逐渐兴起。《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5.31亿人次。
我们不禁要问,绿色旅游有哪些“打开方式”?它又缘何受到现代人的青睐?
很多人都会首选 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讲述人:阿拉蕾
现如今,旅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再是区域性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保护我们向往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以及更多的人能有幸共睹这世界的美丽,更是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最诚挚的敬意和尊重……
据我观察,现在全民的环保意识和旅游行为素质已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多数的一二线城市都具备完备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到达任何热门景点,很多人都会首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不仅可以体验当地的生活,还能规避热门景点堵车停车难的问题。如果去郊外,相互拼车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减少汽车尾气,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分享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甚至收获友谊与爱情。
看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也是一种绿色旅行
讲述人:小野
如今,围绕着城市内的生态旅游,市民有了新的生活习惯:或驻足蓝天下拍摄照片、短视频,或在城市林荫绿道来一次休闲漫步,或在一些亲水绿道骑行……城市的生态优势不断孕育出环境美、有特色、趣味足的好去处。
与动辄“看人头”的热门景区相比,路程短、游客少、景色美的周边、乡村“不远游”成为新时尚。每逢双休日、节假日,市民来到田野间,欣赏旖旎的自然风光,享受山水之趣。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不用出远门就能看到好风景,其实也是一种绿色旅行的倡导。
游在日常
美景“植入”生活场景
讲述人:呼和
好生态的魅力不仅在景区,更在社区;不仅在假期,更在日常。随着市民对旅游理念、旅游方式等观念的更迭,旅游目的地不再“唯名胜、唯景区”,也无需挤假期、挑时间,社区里的一片绿茵就能成为出游的绝佳去处。经过整治后的生态河道,彩色的沥青步道沿着河道伸展,周围是新建的休闲公园、活动场地……“推开窗户看风景”“穿过公园去上班”已成为许多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一处处碧玉湖光擦亮生态底色,一座座生态公园串联沿线风景,城市空间与生态发展相互交融,群众得以享有更多碧水长流的美景。
城报记者 王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