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直播间不如线下逛店”“就算便宜,也不太想囤货了”? 近一半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过去一年,你的消费开支有何变化?

新消费趋势:理性体验主义 49.3%的人希望商品提供情绪价值

2024-01-04

消费结构的变化,源于消费观念的转变。结合调研数据来看,2023年的消费大趋势概括为“理性体验主义”。

在支出明显增多的项目上,除了“使用需求增多”这个原因,还有两个重要原因:这件商品/服务能够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49.3%)、自己产生了新的爱好(41.6%)。2023年的流行趋势也能对应上这一点:从淄博烧烤到特种兵旅行,从户外潮、演唱会再到现在的东北出游……

它们与其他消费品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们从单纯地“购买-使用”,变成主动参与、沉浸其中的体验者。相比之下,只有15.6%的人是因为“在质量/功能/颜值设计等方面升级”而消费变多。

有人说,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低价盛行”的一年:“9块9”风潮从咖啡卷到奶茶、各种折扣店流行……

也有人说,2023年,是“花钱如流水”的一年:各大旅游城市挤满了人人人人人、演唱会持续火爆,光是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同比增长673.5%。

在看似矛盾的对比下,我们好奇,年轻人的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是更保守了还是更大方了?影响年轻人消费的要素是什么?

如何判断商品是否值得? 7成消费者认为是生活中急需

年轻人愿意为商品多花钱,前提是商品本身“值得”。怎么判断商品是否值得?

从整体来看,“生活中急需”(70.0%)“质量”(69.9%)和“使用体验”(68.8%)分别排在前三,且基本持平。但00后、95后和90后都把“使用体验”放在了“质量”前面。

如果一项商品或服务能提供的体验更好,比如“护肤品的肤感和效果更好”“数码产品用起来更流畅”“酒店住得更舒服,让自己更开心”……那年轻人乐意支付溢价。当然,年轻人追求体验感,也有理性消费的一面。数据表明,这届年轻人已经越来越不愿意囤货了。

2023年消费结构变了 3成人收入上升,6成人花得比上年多

相比2022年,2023年的消费结构变了。从整体上来看,2023年大概有3成人的年收入上升了,但近6成人都比上年花得更多了。

细分看不同年龄的群体,开支变化和收入变化基本挂钩。00后和95后2023年年收入和2022年“差不多”甚至“收入上升”的比例均超过85%,“比2022年支出更多”的比例也都分别接近7成。

80后、85后2023年年收入上升比例较少,甚至各有接近4成人2023年的年收入都下降了。对应的,在消费上选择“比2022年支出更少”的比例,比其他年龄段更高。

在哪些品类上的消费变多了?

旅游、演出、医美等开支变多,占47.1%

人们到底是在哪些项目上多花钱了?调查显示,在人们乐意尝新的品类中,仍然是服务类产品排在第一,其次是食品饮料。

具体到消费品类,除了汽车之类的耐用品,家用电器、家居日用品、书籍文具上的消费开支变化不大。

在快消类商品上的消费则有所分化:美妆个护(18.7%)和服饰鞋子包包(26.6%)出现了明显下滑,食品饮料(29%)、运动户外用品(22.5%)则相对上升。

最明显的是,在旅游、演出、医美体验等服务类产品上,开支变多,占比47.1%。

偏好通过什么渠道购物? 36.6%的人选择线下逛店

“体验主义”的另一个体现,在人们对消费渠道的偏好中。调研数据显示,疫情后“重回线下”的热度还在持续。

虽然目前人们最常用的购物方式还是电商平台(96.4%),但有36.6%的人同时选择了“线下逛店”,高于直播间购物(21.3%)。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商场和商家们发现,年轻人更热衷于逛商场汇集最多低价零售及小餐饮店的B1、B2层。可以认为,人们仍然希望亲身“在场”,体验到和商品的连接,但未必会在商场消费高溢价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