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为什么这么难? 53.8%以上的人认为消费自制力差

2023-07-06

存钱到底为什么这么难?我们首先来看大家是怎么存钱的。

大多数人决定存钱的第一步,就是开始记账:用本子记、下载各种记账APP,甚至是做个Excel……但人们最容易半途而废的也是记账,有网友吐槽:“现在移动支付太太太方便了,还有一些自动续费或者免密支付,很容易遗漏和忘记,时间长了就放弃了。”

从收支的角度来看,人们存不下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赚得少花得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发现:在收入较低时,53.8%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存不下来钱的原因是消费自制力差,而年收入超过20万的人群,存款阻力主要是贷款和意外支出。另外,和父辈相比,年轻人存不下钱的原因还在于消费渠道更多和消费欲望更强。

年轻人、存款。

来到2023年,谁都没想到,这两个原本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汉语词汇,现在只要一起出现,就能引起年轻人激烈的讨论,成为登上微博热搜的流量密码。

“30岁有多少存款才合格?”“普通人存100万有多难?”“专家称年轻人不要拼存款”……在林林总总的热搜和讨论中,年轻人的存款始终是一个谜。

当代年轻人存款报告

有多少存款才合格? 存钱这件事的难易程度如何?

存款不多是多数年轻人的现状 1/5的年轻人存款在1万元以内

存款不多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现状。

大概五分之一的人存款在1万元以内,最多比例的人存款区间是1万-10万。10万块也算是一个“中间点”,存款超过10万,就会超过53.7%的人。而真正存款超过30万的人只有20%,如果这30万还是“全靠自己攒”,那已经是相当能存钱的水平。

基本上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人们的存款会越来越多,但工作5年以上,一部分人可能因为在这个节点买房、买车或结婚,导致存款变少甚至清空。工作10年以上的人中,就有15.2%的人“暂无存款”,还有接近4成人存款在10万以内。

你会为哪些商品多花钱? 54.5%的人愿意为美食多花钱

在“为存钱要将就啥/不能将就啥”这个问题上,人们的回答和人生状态有很大关系。

对于有孩子的人来说,养娃育儿是决不能将就的头等大事,为此可以放弃形象管理甚至是婚恋关系的维持。

在没有孩子的情况下,单身、恋爱或已婚、男性或女性、90后或95后,排序相差不大:日常要吃点好的、住的不能太差,体验生活和社交也不能少,但名牌、高级餐厅可以不要。

更具体地,年轻人愿意在这些事情上多花钱:54.5%的人愿意为美食多花钱、39.8%的人会花在自我提升上、38.3%的人花在旅游上……因为没有家庭和育儿压力,他们更在意当下的生活品质和自我提升,而对一些未来的事情,暂时没那么多考虑。

工作第3年存钱最容易?

工作头年存钱难的比例达66.9%

调查显示,存钱的难度并不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

暂未工作的人认为存钱“非常容易和比较容易”的比例最高。人们大多还处于学生时代,有固定的生活费且日常开销小,还可以通过做兼职或奖学金获得收入,存钱反而是容易的。

工作第1年(选择比较难和非常难的比例为66.9%)是存钱最难的时候——起步工资不高、房租开销大,还有各种适应人生新阶段的支出……“打工返贫”的玩笑可能成为现实。

相对来说,工作3年(选择比较难和非常难的比例为55.4%)左右时存钱最“不难”。一方面是工资水平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是这个阶段的人们大多还没组建家庭,没有贷款也没有育儿上的经济压力。

而工作5-10年的人,尽管收入和存款水平高于职场新人,但他们选择存钱难的比例仅次于正处于工作1年的人。

存钱主要是为了什么? 3成人为了让自己可以应对意外

因为年轻人在意当下的生活体验,所以存钱的最大意义不是买房买车、结婚等实际的事,而是获得安全感和应对意外。

调查显示,大概3成人存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应对意外的发生,比如突然的失业或裸辞,大多都希望存款能让自己至少在一年内可以支付起日常的生活开销。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再多存款都不能提供完全的安全感:安全感从来不是存款带来的,而是生活和工作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