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白蛇传》中的白蛇、《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和姜子牙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IP被搬上大银幕,以动漫电影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走红后,多部优质国产动漫电影陆续出圈,提振了人们对国漫的信心,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让哪吒IP“活”了起来。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时代下,“如何去做国产的原创动画IP开发?”“这些经典的国漫IP形象怎样创造新价值?”引发了人们对国漫崛起的广泛讨论。
国漫周边
周边、二次元……如果不了解动漫市场,那这些概念听起来就有些不明就里。现如今,动漫市场早已不是我们曾经以为的动画片和动画电影,它所涵盖的范围和由此衍生的产业及其产值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动漫周边还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衍生产业,比如以动漫、游戏为主概念的手办、玩具、食品、饰品等实物,同时也包括音乐、图像、书籍等文化产品,甚至还有一些国漫沉浸式景区。这些不同形式的产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激起了国漫新热潮。
精神内核
细品当代几大动漫力作,中国动画电影依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形成了独具韵味、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格,小到细节,大到精神,都得到了淋漓尽至的体现。
失去天眼的杨戬和沉香驾驶飞船,共赴一场拯救亲人的冒险之旅;哪吒三太子化着烟熏朋克妆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也有了从失意落魄到逆风翻盘的新故事……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对话在时代的内涵中引发着观众的共鸣,一句句经典台词也让观众感同身受,内心震撼、激荡不已。
特效炸裂
近年来,暑期都是国产动漫电影上映的黄金档期,不少优秀国产动漫电影相继出圈,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除了IP打造、内容创新等因素,特效炸裂也成为了赢得口碑的关键。随着中国动漫在制作水平、产业规模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国产动漫电影制作越来越精良,人物建模、场景画面、动作设计等都自然逼真,而且特效炫酷,营造出“沉浸式”的视听体验,高度还原了原著的人物、人设、剧情,同时服化道基本上都能与原著中的设定相匹配,甚至于更加优秀,备受观众追捧。
■ 城报微评
国漫崛起:扎根于传统,绽放于创新
在今天的闹市观察一番,不难见到一身“国潮”的少年鱼贯进入中式茶饮店,身着汉服的少女手机上播放着“国漫”动画。小学生诵读古籍经典的书声琅琅、爷爷奶奶们爱听的戏曲再焕生机、电影屏幕上也多有中华传统文化题材……饱含生命力的“国风国漫”,讲述今世今人的故事,不仅丰富着社会生活,也成就了不少地方的特色产业。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不仅能引起各年龄段观众的共鸣,也让传统题材有了新时代的新表达,这也是“国漫崛起”的内在动力。
爆款不断涌现,体现了行业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动漫生产第一大国,2020年我国动漫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国漫崛起”呼声高涨的背后,是底气、是期待、是创新,也是升华。我们希望一边可以追忆童年、传承经典,一边又能看到燎原的星星之火。
城报记者 王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