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不到30岁,就拥有“四博士两博后”以及22项社会兼职。
近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一则招聘公告引发了关注。考虑到出生于1995年的年轻研究员赵子健未满30岁就取得了诸多博士学位,甚至跨多个学科,这样的学术履历过于“炸裂”,此事很快引起了网友的讨论和媒体关注。
10月10日晚,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已经决定暂停与赵子健的聘任关系,对其学历学位开展核查。
从公布简历到决定暂停聘任,前后没有超过两天,为何履历“炸裂”的年轻研究员会这么快被解聘?他的履历是否有造假和水分?
●博士有啥才华
四博士两博后还不是全部
赵子健有啥才华?
根据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发布的信息,赵子健出生于1995年8月,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圣经研究博士,技术管理(艺术科技)、心理学博士后,亚洲人文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艺术科技、消费者行动及智能传播等。
具体到他的学习经历,官方简历写道:
于加图立大学,表演艺术专业,获艺术学哲学博士学位;于莱西姆大学,心理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于萨拉戈萨大学正念心理学专业,获正念硕士学位;于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于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专业,获佛学硕士学位;于香港浸会大学,中国文学语言及文化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于塞万提斯米格尔欧洲大学,心理健康专业/精神病学评估与护理专业,获双硕士学位等。
看过上述经历,原来赵子健不仅有4个博士学位,此前还取得了至少6个硕士学位。
按其1995年出生推算,国内本科毕业时间是2017年。这意味着,赵子健总计10个硕士/博士学位,或许全部是在过去7年中获得的。
赵子健的硕士和博士学习经历,基本是境外学校。中国留学网公布的境外认证院校信息,加图立大学系韩国高校,莱西姆大学系菲律宾高校,萨拉戈萨大学系西班牙高校,而“塞万提斯米格尔欧洲大学”不在认证院校名单中。
“拟聘任”两天后即宣布暂停
此事件引起关注后,10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宣布暂停与赵子健的聘任关系,对其学位学历开展核查,并称“将进一步加强兼职研究人员的资格审核和管理工作”。
此前,8月18日,该院依照章程规定,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兼职研究人员招聘信息;10月1日,经审验赵子健本人提供的有关资料,拟聘任其为兼职研究人员;10月8日,该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其个人简历信息。
●机构什么来头
以民族文化艺术为重点科研方向
根据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10日的说明,该研究院为自收自支社会组织,所聘人员均为兼职。
据官网介绍,该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1月21日,是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科研机构,办公地址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校区文史楼一层。该院以民族文化艺术为重点科研方向,主要致力于提升民族文学艺术创作、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下的中国动画创作及理论创新研究;元宇宙与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研究;文化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产业研发。
一年时间专兼职人员从99人扩充到217人
该研究院2023年10月发布的一份招募材料显示,当时有专兼职科研人员99人。其中,顾问两人、首席专家5人、特聘研究员6人、研究员55人、副研究员19人、助理研究员12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8人,在读博士10人。
该院研究人员采取特别邀请、个人申请、同行专家推荐三种方式加入。院方介绍,研究人员聘期为三年,在聘期内,研究人员须缴纳注册费、科研建档费100元/年。
据该院10月11日官网资料,该院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217人。其中,首席专家11人、首席顾问4人、顾问两人、特聘研究员5人、研究员86人、副研究员63人、助理研究员49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8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0人,在读博士35人。
该院网站还开辟了“成果快报”栏目,播发该院研究人员参与研讨会、著作出版、发表论文等消息。
●博后怎么取得
川传确认其本科学历
11日,有媒体记者从民办高校四川传媒学院知情人士处确认,近日受到舆论关注的95后研究员赵子健,为该校2013级播音主持专业学生。
记者注意到,2017年6月,该校举办了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相关报道显示,2017届毕业生代表、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的赵子健在仪式上发言。
上述知情人士介绍,赵子健是该校2013级本科生,“他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各个方面都很不错,因此获得了2017年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对于其毕业后的情况,该人士称不清楚。
加图立大学不知是哪所,某会员花3分钟就注册完成
有媒体报道称,加图立大学,实际上是英文Catholic的音译,即天主教大学。韩国的“加图立大学”多达10所,排名最高的是“韩国加图立大学”,在最新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801-850,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位列222,虽然这个排名已经相当低,然而其他9所“加图立大学”连排名也没有,不知道赵子健读的是哪所“加图立大学”。
另有记者调查发现,赵子健简历所涉众多学会,其普通会员的入会门槛并不高。测试中,记者仅用3分钟就注册成为中国××学会的普通会员。
“延世大学博士后”花18.6万~19.8万元可获得
早前,赵子健以“韩国延世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副教授”的身份进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行列。
有媒体记者注意到,部分留学中介机构发布的信息显示,“延世大学针对中国职场人推出了博士后及访问学者项目,专为亚洲经济体的企业家及最高学者制定,课程融合各大领域的案例及管理理念,深入探讨实践和交互式沟通及学术讨论,着力于适合中国当下的创新解决方案”“项目总时长12个月,通过‘国内线上直播授课+线下到校学习研讨’等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研究方向,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或学术报告后,完成博士后研究计划”。
多家留学中介机构这样介绍其“项目优势”:一年制,学制短,无需脱产,线上模式,不用出国,配备中文翻译,免除语言沟通障碍,授予校方签发的博士后或访问学者证书。
网站postdocyonsei.modoo.at(标注为延世大学未来教育院)提供的《第三期延世大学博士后专业经营项目》资料也称,本项目提供实时中文翻译服务,并配备中文教材。学习内容由50%的公共课程、20%的案例研究研讨会、20%的企业考察和10%的实践学习构成。
上述项目资料宣称,在读或已毕业的博士生、企业管理者及高层、国会议员、政府及公共机构高层人士具备申请资格,每月一至两次周六授课。
根据这份项目资料,出勤率达到总授课日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参与案例研究发表的,即满足结业条件,授予由延世大学校长及未来教育院院长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
根据部分留学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韩国延世大学博士后项目的费用在18.6万元到19.8万元不等。
与韩国延世大学博士后项目性质完全不同,在中国国内,博士后是一个阶段性工作,非但不用交钱、不用上课,还可以享受所在单位的薪酬待遇和其他福利。
●水博引发关注
“水博”现象危害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
新京报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指出:
像赵子健研究员这样,不到30岁便包揽多个领域的“四博士两博后”,还能跨界身兼多个行业协会的会员,的确十分罕见。
显然,这是一份“含水量”不低的个人简历。看似“炸裂”的履历背后,实则是过度“自我包装”,甚至涉嫌造假的“美颜作品”。然而,学术简历不容如此随性“打扮”,特别是对于涉及招聘的内容,更应该被严格核实。
近些年,“水博”现象广受诟病。而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出于提升“含博量”等需求,也不惜花重金引进这类培养质量存疑的博士生。
类似“自欺欺人”的做法,无法真正提升学术机构的研究水平和培养质量,还会危害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让表面功夫胜过真才实学。
谁的“帽子”多,谁就厉害了?
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指出:
大众聚光灯下,若是“皇上的新衣”,分分钟就会被戳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学术界“头衔崇拜”“学历套甲”之风甚烈。圈子里,似乎谁的帽子多、职务多、活动多,谁就能占据资源优势,获得较高的话语权。
学术界需要的是真正的学者,不是“帽子”戏法的魔术师。一些人之所以对“帽子”趋之若鹜,很大程度因为背后往往代表着资源的多寡。特别是对年轻科研人员来说,就是职业晋升通道和收入待遇的不同,晚一步、少一个也许就错过一个机遇。若任由“头衔崇拜”泛滥,势必还将助长这种认知偏差,于学术、于国家、于社会贻害无穷。
“学历≠人才”“头衔≠专家”,更不是滥竽充数般越多越好。重视真才实学,就是要摆脱“头衔崇拜”,淡化“学历情结”。对于那些“注水博士”“野鸡职务”,该一键清理的一键清理。
■相关报道
赵子健一“同事”遭解聘?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在决定暂停与赵子健的聘任关系的早些时候,10月10日下午,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公布了一则公告,解聘了10天前聘任的另一名助理研究员郭春风。按照该院此前发布的聘任公告,郭春风职务为“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教委员会委员”。次日,郭春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存在所谓的被解聘,是自己主动退出。
一开始想申请研究员
“我是搞美术创作的,想着多个研究员头衔对以后晋升会有帮助,这也怪我自己投机取巧。”郭春风表示,当时中介给他推荐了多家机构,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后,最终决定给他推荐申请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
郭春风告诉记者,他8月30日给该中介微信转账了400块钱,付款后,他收到了该中介发来的申请材料明细和申请的邮箱地址。
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后,9月28日,郭春风收到了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邮件。郭春风提供的邮件截图显示,郭未达到该院副研究员的聘任标准,询问其是否可以先聘任为助理研究员。
郭春风回复邮件表示接受后,他按照研究院要求缴纳了300元的注册费、科研建档费。10月1日,该研究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包括他在内的兼职人员聘任通知。
主动退出还是解聘?
郭春风表示,10月1日研究院公开发布公告,他才知道已被正式聘用,并在国庆期间收到了聘用证书。
郭春风称,直到离开,从未被安排任何事务,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从事些什么工作内容。
郭春风告诉记者,随着赵子健事件在10月10日发酵,加之“老觉得该研究院与自己想象的不太相符”,故决定主动退出,同时要求该研究院删除有关他的信息。
郭春风透露,研究院没有立即答应,直到他说要去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研究院回复称:“必须跟你说明,我院聘任和解聘人员都对外发布公告,而且必须有充足的理由。你若同意解聘,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你自负。特此说明!”
该研究院10月10日下午发布了解聘公告,并删除了郭的个人简历,他也很快被移出研究院研究人员的工作微信群。
“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的公告,并未如实公示我是自主申请退出,却利用被解聘造成的不必要舆论,侵犯了我的名誉权。”郭春风告诉记者,这个公告被媒体和不少网民关注,引发了大量对自己不好的评论和猜测,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困扰。
目前,郭春风已对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提起诉讼,理由为“发布不实公告,引发不必要舆论”以及“未经同意泄露个人信息”。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民周刊、政事儿、澎湃新闻、九派新闻、新京报、长安街知事、封面新闻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