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算尽,自身滥用行为也暴露出来

美国滥用兴奋剂已经形成全产业链

2024-08-11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8月7日,外媒报道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曾以免除处罚为条件让兴奋剂阳性运动员当“卧底”的消息,引起了巴黎奥运会上多国媒体、运动员和体育人士的广泛关注。

次日,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发布声明,要求对美国反兴奋剂机构掩盖兴奋剂违规案件开展独立调查。根据国际检测机构ITA给中国央视的独家回应,媒体对中国游泳队的报道的确导致了中国游泳队奥运会前的额外检测。

美国机关算尽,结果是,中国不仅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等游泳项目上夺金,打破了美国的长期垄断,美国自身滥用兴奋剂的行为也暴露了出来。

而中国央视提取了过去20余年美国滥用兴奋剂事件中的实体,发现兴奋剂在美国存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中方披露美方违规

质疑美国田径选手奈顿兴奋剂阳性处理结果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6日发布声明,质疑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对美国奥运田径选手埃里扬·奈顿兴奋剂阳性的处理结果。

奈顿在今年3月26日的兴奋剂赛外检查中被发现类固醇(群勃龙)阳性,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在巴黎奥运会国内预选赛开始前突然决定,宣称奈顿的阳性结果是运动员食用了受污染的肉类引起的,决定不对其实施禁赛处罚,并允许他最终代表美国参加巴黎奥运会。

中心表示,USADA在面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兴奋剂污染事件时,表现出典型的“双重标准”:一方面极力为本国运动员开脱,另一方面却漠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多次解释与瑞士独立检察官报告,指责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和WADA一起“掩盖真相”,要求对中国运动员实施制裁。

呼吁加大对美田径运动员兴奋剂检查频率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根据公开报道在8日发布的声明中指出:

美国九枚奥运金牌得主卡尔·刘易斯曾承认,尽管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三次检测均呈阳性,但最终被“网开一面”,顺利代表了美国前往汉城。

雅典奥运会百米冠军贾斯汀·加特林两度被查出阳性,按规定应当受到终身禁赛的处罚,但USADA为其“极力开脱”,最终把禁赛期缩短为4年。

2003年,美国旧金山巴尔科实验室曝出重创世界体坛的禁药丑闻,实验室负责人孔特供出的客户名单中包括百米女飞人马里昂·琼斯、前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蒂姆·蒙哥马利、加特林等多名美国田径世界冠军,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美国体育界滥用兴奋剂的担忧。

吉尔·罗伯茨曾获里约奥运会4×400米接力金牌,2017年他以和女友接吻所致兴奋剂阳性为由,得到了USADA的“赦免”。然而,罗伯茨在2022年再次被查出服用违禁药物,被处以禁赛16个月的处罚。2023年复出仅仅8个月,罗伯茨又因兴奋剂阳性被处以8年禁赛。

今年4月,美国田径选手阿尔德里奇·拜利赛外检查呈雄激素受体调节剂奥司他林阳性,USADA认定是运动员使用的氯丁橡胶大腿压缩袖受到了污染。相关事实表明,奥司他林并不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质。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在8日发表的声明中呼吁对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掩盖美国运动员兴奋剂违规并允许他们参加比赛的违规操作开展独立调查,并要求USADA立即公布所涉及的案件细节。声明强烈呼吁对USADA严重违反《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掩盖行为开展独立调查。

●国奥支持世方运行

WADA:美国掩盖、纵容兴奋剂违规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8日发布声明指出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违规,称后者拿着反兴奋剂规则“抠字眼”指责别国反兴奋剂机构的同时,自己却掩盖、纵容兴奋剂违规,甚至有一名严重违规的选手从未被禁赛。

根据路透社近日报道,美国几名选手在2011年到2014年期间被发现兴奋剂违规,但USADA以让运动员做内应为条件允许他们继续参赛。

WADA了解到,至少三起严重兴奋剂违规事件里,运动员以做内应为条件没有受到禁赛处罚,USADA也未通知WADA。其中一名运动员承认使用了类固醇和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但仍被允许参赛直到退役。

最后,USADA对WADA承认了此事,并表示如果运动员情况被公布会有人身危险。经过调查评估,WADA“无奈只能同意”USADA此前的决定。

国际奥委会:确保全球反兴奋剂体系强有力运行

8日,在巴黎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奥委会发言人马克·亚当斯表示,国际奥委会将继续保持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等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以确保全球反兴奋剂体系“强有力”地运行。

9日,在巴黎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是应对兴奋剂问题的权威机构,国际奥委会对其充分信任。

●说辞引发普遍关注

五问美国反兴奋剂工作

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曾以免除处罚为条件让兴奋剂阳性运动员当“卧底”的消息,也引起巴黎奥运会上多国媒体、运动员和体育人士广泛关注,并提出普遍关心的若干问题。

一问:美国为何从认同大麻是违禁药物到推动大麻退出禁药清单?

2009年,著名泳将菲尔普斯因吸食大麻被禁赛三个月,彼时这位美国泳坛明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损害,一些赞助商也表示不再与他续签合同。时过境迁,将大麻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禁药清单》中剔除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

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在美国人眼中,列入禁药清单的标准又是什么?

二问:美国绝大部分运动员游离在WADA的全球反兴奋剂系统之外,如何能不破坏与别国运动员的公平竞争?

WADA主席班卡在国际奥委会142次全会上表示,90%的美国运动员不受《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管辖,大多数美国精英运动员最初都来自一个在全球公认的廉洁运动标准之外运作的体系。

这些来自美国职业联赛和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运动员如何接受检查?检查频率如何?处罚的标准又是什么?两套反兴奋剂系统下如何保证公平竞争?

三问:美国《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实施“长臂管辖”,将现有国际规则置于何地?

《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核心在于“域外管辖权”。根据该法,除运动员之外的人员涉兴奋剂行为可能受到刑事处罚,适用范围为所有美国运动员参加的国际大赛、有美国经营业务的企业赞助的赛事,以及在美国有转播权的比赛等。该法出台意味着美国几乎对包含奥运会在内的所有重大国际赛事中的兴奋剂欺诈行为享有司法管辖权,但对美国国内职业联赛,例如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美国职业橄榄球联赛等不适用,因为美国职业联赛并不属于本法案所规定的“重大国际体育比赛”。

当美国对兴奋剂违规行为实施域外管辖时,与全球统一的反兴奋剂体系存在明显冲突,将现有国际规则置于何地?其他国家是否也会通过立法形式以实现域外管辖,并最终损害谁的利益?

四问:美国将办洛杉矶夏奥会和盐湖城冬奥会,国际体育参与者能否免遭《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威胁?

23名中国游泳运动员无过错无疏忽曲美他嗪污染事件中,美国通过《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动用国内司法和政治手段进行调查,发起对该事件“长臂管辖”,并传唤世界泳联执行主任布伦特·诺维茨基,令国际体育界产生危机感。

下届奥运会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盐湖城也将在2034年举办冬奥会。美国奥委会主席、2034年盐湖城冬奥组委主席以及美国犹他州州长均表示,支持WADA通过《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开展的工作,并承诺尽一切可能消除国际体育界和反兴奋剂界对美国反兴奋剂体系的担忧。

承诺能否兑现?国际体育参与者在美国参赛期间能否免遭《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威胁?

五问:为何美国监督别国反兴奋剂工作非常严苛,自己却掩盖、纵容兴奋剂违规?美国“卧底”运动员违规免除禁赛的依据是什么?

WADA8日发布声明称,美国反兴奋剂机构指责别国反兴奋剂机构的同时,自己却掩盖、纵容兴奋剂违规。至少在三起严重兴奋剂违规事件中,美国反兴奋剂机构以让运动员做“卧底”为条件未对运动员实施禁赛,没有通知WADA,没有遵守程序,这一做法被WADA认为是明显的违规。

使用了违禁药物的运动员还能上场参赛,威胁了体育比赛的诚信,对同场竞技的运动员是否公平?

●贼喊捉贼大有原因

兴奋剂在美国存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央视提取了过去20余年美国滥用兴奋剂事件中的实体,发现兴奋剂在美国存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从源头上看,美国的大多数职业联盟、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均未签署《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不受其管控,便有了美国内部包庇兴奋剂的基础。

首先,在美国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从教练、经纪人到体育机构,就不断给他们灌输兴奋剂的诱惑。

教练在这中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国的青少年游泳队中,存在美国教练以治疗肩伤等借口为由,私下给运动员服用止痛药和其他处方药的情况。很多止痛药都在世界反兴奋剂禁用名单中。

美联社曾对61000名美国大学球员进行过统计,其中有数千名球员增重远远超出人类正常的生长速度——这正是使用类固醇的痕迹。

能支撑起如此大规模的用药,少不了教练与企业相互勾结,为运动员秘密输送不合规药物。

即便脱离了教练,经纪人也在鼓励用药

即便脱离了教练,运动员的经纪人也在创造、鼓励用药的风气。

有美国大学橄榄球队的经纪人曾表示,只要能赢比赛,球队并不关心运动员是否服用了药物。

小到教练和经纪人的灌输,大到职业联盟的影响,面对兴奋剂,一些美国运动员难以自控。曾获得7次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美国传奇“车王”阿姆斯特朗对促红素的依赖就是一个例子。

研究表明,运动员服用促红素后,其在跑步机上跑8公里的时间将比之前平均缩短44秒。

阿姆斯特朗在10年内向一名叫做米歇尔·法拉利的医生支付了超过100万美元的费用,他负责制定阿姆斯特朗的兴奋剂服用计划。至于其他的,阿姆斯特朗都不需要考虑。

他的团队经理和队医都是这一计划中的一环。队医会为车队的选手编造虚假的疾病,以便他们可以“合法用药”。

美国政府发动国家力量帮助运动员“免检”

而赛场上,一个新的主体也加入进来了——美国政府发动国家力量,帮助运动员“免检”,创造不公平优势。

美国奥委会药物控制项目前主任韦德·埃克萨姆曾把美国奥委会告上了法庭。埃克萨姆曾披露美国奥委会庇护兴奋剂的行为,之后没多久,他就丢掉了在美国奥委会的工作。

根据埃克萨姆爆料,他在任的最后三年间,有100多名美国运动员药检呈阳性,其中18人在奥运会选拔赛中药检呈阳性,但仍参加了奥运会。

美申请“用药豁免权”的人数是其他国家的10多倍

就拿美国网球运动员玛丽·乔·费尔南德斯来说,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赛前,费尔南德斯曾被检测出伪麻黄碱阳性,但仍然被美国奥委会放行参加比赛,并且最终获得金牌。

费尔南德斯自称,她吃了含有兴奋剂成分的感冒药。因这个理由,美国奥委会予以放行。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美国运动员申请“用药豁免权”的人数是其他国家的10多倍。

拉上运动员让产业链形成完整闭环

围绕反兴奋剂机构,美国政府为运动员用药提供保护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这就涉及这一产业链中的另一环——美国药企。

美国政府、美国药企,也不忘拉上运动员,让这个产业链形成完整的闭环。

近年来,随着美国各州相继通过法律将大麻合法化,各大体育职业联盟也纷纷效仿。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已将大麻从其禁用物质名单中删除,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也是如此。去年,NBA球员更是被赋予了投资大麻相关业务的权利。

随着美国大麻产业的增长,部分前任和现任职业运动员获得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美国的相关药企一直致力于研发缓解疼痛、帮助运动员恢复的产品,然而药品研发的初衷在实施过程中被扭曲,职业联盟推动曾经不合规的药物走向合规,接着运动员滥用,并在退役后反过来投资。这样的一条产业链已经环环相扣。

(信息来源:新华社、央视玉渊谭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