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

拜登:以色列提出 有关加沙停火的新提议

美国总统拜登5月31日说,以色列政府已提出一项新提议,为在加沙地带实现永久停火并确保被扣押人员获释提供路线图。拜登当天在白宫发表讲话说,这一“全面新提议”是美国与以色列、卡塔尔、埃及和其他中东国家多轮外交对话的产物,已通过卡塔尔递交给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方面。按照拜登的说法,该提议包含的措施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为期6周的“完全停火”,其间以军从加沙地带所有人口聚集区撤出;哈马斯释放妇女、老人和伤员等部分被扣押人员;以色列释放数百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和哈马斯就实现“永久停止敌对行动”的必要安排进行谈判。如果谈判未能在6周内取得成果,停火期限将延长,美国、卡塔尔和埃及也将确保谈判能够持续进行。在第二阶段,哈马斯将释放剩余被扣押人员。作为交换条件,以军将全部撤出加沙地带。第三阶段将开启加沙地带的大规模重建计划等。拜登表示,只要哈马斯遵守承诺,“暂时停火”就会变成“永久停止敌对行动”。从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谈判”。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同日发表声明说,以政府一直致力于让被扣押人员尽快获释,并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为此要求谈判人员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纲要。他强调,以方坚持认为,在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消灭哈马斯军事和管理能力等目标实现之前,冲突不会结束。这一声明并未明确以方的纲要是否和拜登所提及的内容一致。哈马斯当天发表声明说,哈马斯“积极看待”拜登公布的有关释放被扣押人员和在加沙地带实现永久停火的相关提议。

埃以美三国将讨论重新开放拉法口岸

据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1日报道,埃及、以色列和美国代表将于2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讨论重新开放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拉法口岸。报道援引埃及安全部门一名高级官员说,埃及已向各方重申,只要拉法口岸巴勒斯坦一侧处于以色列控制之下,就不会重新开放拉法口岸。报道还说,埃及认为以方应对拉法口岸关闭和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状况恶化负责,埃及要求以军撤出拉法口岸。拉法口岸位于加沙地带南部,与埃及接壤,是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运入加沙地带的主要通道。以军5月初控制拉法口岸巴勒斯坦一侧,埃及方面随后指出以军行动对援助人员和车辆构成安全威胁,拒绝配合以方将物资从口岸埃方一侧运入加沙地带。上周,埃及方面同意暂时从以色列与加沙地带之间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向加沙运送援助物资。

标普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5月31日发布报告,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稳定”。报告说,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因为预计法国政府一般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将上升,到2027年将达到112.1%,高于2023年的109.0%。目前,法国政府一般债务占GDP比例居欧元区第三,仅次于希腊和意大利。报告指出,2023年法国财政赤字占GDP的5.5%,明显高于标普此前的预测值。标普预计,2024年至2026年,法国预算赤字平均将占GDP的4.6%,高于此前预测的3.9%。到2027年,法国预算赤字仍将达到GDP的3.5%,高于法国政府2.9%的目标。标普预计,法国经济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回暖,2024年至2027年年均增速预计为1.2%,高于2023年的0.9%。劳动力市场将受益于经济改革,但解决经济和预算失衡的政策能否持续存在不确定性。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对媒体表示,为应对多重危机,法国政府加大开支,导致财政状况恶化,但此举挽救了经济。他说,法国政府的目标仍是“到2027年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

乌克兰多地能源设施遭大规模空袭

乌克兰空军司令奥列修克6月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俄罗斯军队当天凌晨对乌境内多个能源设施发动大规模空袭。奥列修克说,俄军在此次空袭中发射了53枚导弹和47架无人机,乌军拦截了其中35枚导弹和46架无人机。他说,俄军并未放弃继续打击乌燃油和能源设施的计划,乌军将做好准备予以应对。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6月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当天凌晨,俄军对乌境内能源设施发动大规模空袭。袭击导致扎波罗热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基洛沃格勒州、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地区的能源设施受损。乌国家电力公司5月28日表示,俄军此前的袭击已导致该国损失近40%的电力产能。乌克兰最大的私营能源企业顿巴斯燃料和能源公司说,该公司旗下两座火力发电厂在6月1日的空袭中严重受损。在过去数月的俄军袭击中,该公司有3名员工死亡、51名员工受伤。俄国防部同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为回应乌方破坏俄能源和交通设施的企图,俄军使用高精度远程空基和海基武器,已对乌方保障军工企业运转的能源设施实施了集群打击。

南非大选初步统计结果揭晓

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6月1日发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在国民议会(议会下院)选举中获得40.25%的选票,位列第一。根据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对超过99%选票的统计结果,非国大获得40.25%的选票;最大反对党民主联盟获得21.70%的选票,位列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新成立的“民族之矛党”,得票率为14.68%。分析人士表示,鉴于非国大得票率未达到50%,没有获得多数席位,该党将寻求与其他政党联合,以确保继续执政。南非于5月29日举行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的第七次大选,选举新一届国民议会(议会下院)和省级议会。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说,南非全国共设2.3万个投票站,共有70个政党和11名独立候选人参加全国和省级议会选举。本次大选注册选民有2770多万,大选投票率为58.58%。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将于6月2日正式公布选举结果。

冰岛举行总统选举

冰岛总统选举于当地时间6月1日上午开始投票,共有12名候选人参与角逐,包括不久前宣布参选并辞去总理职务的雅各布斯多蒂尔。当地时间上午9时,冰岛全国主要市镇的投票站向约27万名选民开放,投票截止时间为当天22时。初步选举结果预计当晚揭晓。根据冰岛宪法,所有年满18岁的冰岛公民都有投票权。如有多个候选人参选,得票最多的候选人胜选。选前最新民调显示, 三位女候选人最受选民青睐。现年48岁的前总理雅各布斯多蒂尔的支持率最高,为25.6%,紧随其后的是55岁的商界人士哈拉·托马斯多蒂尔,支持率为23.9%。托马斯多蒂尔曾在2016年参加总统选举,但败给了现任总统古德尼·约翰内松。43岁的冰岛国家能源局主管哈拉·洛加多蒂尔排名第三,支持率是19%。

报告说人工智能将为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变化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日前发布一份名为《工作的新未来:在欧洲及其他地区部署人工智能和提升技能的竞争》的报告,认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劳动力市场将因人工智能而出现重大变化。报告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推广,劳动力市场将迎来重大变革。预计到2030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帮助美国和欧洲近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实现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使就业市场两极分化。一方面,高技能和高薪岗位难以招募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低薪行业可能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预计在欧洲,高薪职位的比例将增加1.8%,而低薪职位比例将减少1.4%。报告预计,到2030年,德国将有约300万个职位受人工智能影响,占总就业人数的7%。在德国,办公室行政管理类职位将最受影响,此类职位变动占所有受人工智能影响工作的54%,客户服务和销售类职位以17%的比例位居其后。报告建议,人们可通过参加培训和提升技能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