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摊位前选购商品

“郭大侠”与杭州市民一起打八段锦

技能大师为市民提供服务



商报记者 王珮琪 沈艳 徐菁菁 祝芷媛 文/摄
制图 应茵
“烧鸡咧,香烧鸡。大火车,开到了符离集,符离集端出的是烧鸡……”伴着和煦的阳光与徐徐的微风,“五一”假期如期而至。属于宿州的烧鸡歌早早地响彻于杭州武林广场上空。全“宿”启“杭” “农”情“食”意 第二届宿州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也迎来了“五一”期间的“首秀”,交出亮眼成绩单——8吨番茄全部售罄、鸡蛋一天销量近30万枚、烧鸡抢手到四天的量一次性卖空需要连夜调货、主营酒业的安徽国口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拿到300万订单……
来这里,既能品尝到“皖北粮仓”宿州的特色农产品,又能与“苏轼”“白居易”跨时空对话,还能体验特色非遗。五一期间,快来武林广场感受一站式全“宿”体验吧!
农品:
特色宿州味道引爆杭城 电商赋能激发展会活力
“这样直接吃,味道就很赞了!”“帮我拿个袋子,我要称十斤。”“我也来个五斤!”一波接着一波前来挑选番茄的顾客,将灵璧县张兴宾蔬菜种植家庭农场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负责人张培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我们的沙瓤番茄是自然成熟的,最大程度还原本味。番茄的价格在4-6元/斤,光我这个摊位一天就卖了超3000斤。”张培一边介绍,一边掰开了一个沙瓤番茄给顾客品尝,市民刘芬尝后立刻买了5斤。“我一路过来看到人手一袋番茄。吃起来味道的确很好,果肉很饱满,酸酸甜甜的。”
“这就是最正宗的萧县味道!”在杭州生活了近70年的蒋老先生朋友圈刷到了活动预告信息,来自宿州萧县的他寻着家乡味道赶了个大早就来了。如今91岁高龄的他,左手拿着萧县面皮,右手拎着萧县羊肉汤,兴奋地向周围的杭州消费者做起推荐。
“萧县羊肉汤很香,吃羊肉就吃萧县的。”正如蒋老先生所说,不少市民都是奔着萧县羊肉而来。“手抓羊肉卖得最好,羊肉汤的销量也很不错。一冰柜的货几个小时就见底了。”萧县古萧汪家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原汁原味的羊肉鲜而不膻,入口嫩且醇厚,深受大家的喜爱。
而在蒋老先生口中必吃的萧县面皮,也在一上午就卖出了上百个。直至傍晚六点,萧县面皮的展位前仍有不少排队购买的顾客,工作人员收摊不收工,热火朝天地制作着。
杭州的电商生态,也为此次展会“添了一把火”。现场,30名网红前来直播打卡带货,还有许多商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扩大品牌的宣传力。安徽笑果农牧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如此。负责人姜粮川表示,直播间既可以实现线上销售,还能有效为线下展销进行引流。“皮蛋和鸭蛋在上午就卖完了。今天我们共卖出了约14万枚蛋。”姜粮川笑着说:“下午已经紧急联系调货和补货,明早八点新的一批鸡蛋将由专车送至展位。”
此外,刘老二、徽香源等品牌也都开设了线上销售平台,利用电商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以及产品的优化提高。好消息是,符离集烧鸡、卤牛肉、虎皮凤爪、鲜吊梨汤……这些在展会现场“卖爆”的宿州特色农产品,市民们都可以进入相关线上商城再次品味。
非遗:
千年古城中的深厚文化底蕴 能“文”能“武” 还得看宿州
此次展销会既是宿州农产品的大展示,更是宿州全方位的城市推荐。作为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还是一座流转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在展会中央的宿州灵璧县展区前,时常站满了路过的游人。一阵阵悠扬且清脆的琴声让人大饱了耳福,这是属于灵璧的声音。
灵璧有“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誉。安徽省灵璧石协会副会长、磬石乐坊负责人杨慧敏这次来到杭州武林广场,为大家演奏磬石琴。“磬石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八音,一般可演奏出比较欢快的音乐。由于它是由石头做成的,所以音律会随着气温高低有所改变。”展区内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灵璧磬石看盘,不少市民驻足细细观赏。
而在灵璧展区的左侧,还能看到一幅笔墨豪放,造型威美的钟馗画。灵璧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钟馗故里,还将灵璧钟馗画带来了武林广场,让现场的游人都感受到了这个中国民间美术殿堂里的艺术瑰宝。
展会现场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非遗工艺品展区上花花绿绿的虎头鞋、虎头帽也十分“吸睛”。摊主刘阳坐在展区里耐心绣着香包,路过的顾客都会驻足欣赏一番。萧县自古就有制作虎头鞋、虎头帽的传统。作为萧县刺绣非遗传承人,她的手工活自然不在话下。刘阳坦言,制作一顶虎头帽大概要花三个月时间。“在我们老家,每个孩子出生后,外婆都会做一顶虎头帽和一双虎头鞋,寓意是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电商:
千万级网红“郭大侠”出山 相会“武林” 武术+运动 在“后亚运”时代大放光彩
位于武林广场C位的“砀郡驿站”,是全场的顶流打卡地。“店主”郭大侠,是抖音千万级粉丝博主。来自“武术之乡”——砀山的他自小在自家酒窖学习武术,有着一身本领。最近,他出山去到各地拜访各路民间高手,探访风土人情,这一站来到了杭州“武林”,还把自己酒馆搬到了现场。摆满酒坛的驿站门口挂满了“烧鸡”“砀山梨”,邀请大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无不彰显出大侠的江湖气概。
处于“后亚运时代”的杭州,全民健身氛围浓厚。郭大侠武艺高强,借此机会两地切磋技艺,深入交流,碰撞出别样精彩火花。杭州本土热爱运动的阿姨们和郭大侠联袂演出八段锦,为活动添色不少。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行云流水、一招一式干脆利落,引来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赏,甚至还有市民也跟着练了起来,来自浙江科技大学的8名穿着汉服的学生也加入了学习行列,场面十分壮观,路过的市民纷纷掏出手机拍摄记录。“一个个看着都挺专业的!”提着两袋土特产在现场拍照的王叔叔,对此赞不绝口。在领队陆阿姨看来,这是杭宿两地的互动和文化交流的有益落地。“当我们听说要跟郭大侠‘切磋武艺’后,每天早上在训练时特地延长了练习时间。”为了更好展现杭州人的形象,陆阿姨和队友们还早起画了个淡妆。
此外,为了提升市民游客的逛展体验,现场还精心安排了丰富的游戏互动环节。来自浙江科技大学的学生们穿着汉服扮成“苏轼”“白居易”的形象,在多个展区提着烧鸡、粉丝、西红柿等农产品吆喝,与市民合影留念。还有部分学生扮作“苏轼”“白居易”现场邀请市民游客对诗答题,互动成功者有机会获得线下消费券。“白、苏二人都曾在宿、杭生活过,在两地曾留下不少名句,所以我们的题目涉及了不少诗句!”浙江科技大学的蔡同学说,现场市民参与积极性很高。“我这50元消费券就是答题赢来的,准备去买个烧鸡!”市民金女士说。
服务:
男女老少被这把剪刀“征服” 六大服务获好评 市民点赞:贴心!
农展现场不少人还体验了一把来自“冠军”的“颜值爆改”。技能大师美发展位从开摊就人潮涌动、“刀推”飞舞。国家级技能大师吉正龙率领多名省级技能大师和市级技能大师组成的技能大师美发公益服务队,现场备受青睐。
“35号,这边!”不到9点,技能大师美发公益服务区排起长龙。“他平时理发总坐不住,今天在这里很配合!”带小孙子来此理发的刘奶奶,对技能大师的手艺赞不绝口。在她看来,公益理发服务无疑是她逛展的意外惊喜。
“最近为了参加展会一直加班,没时间打理发型,在这里能理发,瞬间完成了‘形象管理’!”宿州的展商说,美发公益服务让他感到十分暖心。还有因技能大师的高超手艺,慕名而来的“顾客”。“没错,就这样,凌乱中带着整齐的发尾。”符离集展区的工作人员看到大师的手艺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咨询,还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在得到田建军大师“肯定”的答复后,她安心修剪发型。“不愧出自大师之手,效果比想象中更理想!”
据不完全统计,半天时间,技能大师接待了50余名市民游客,让大家在逛展收获味蕾享受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切实感受到在杭州的生活幸福指数。
除了免费理发服务外,现场还安排了五大服务,为市民游客提供舒适的购物体验。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消费教育基地——杭州银行蒋村支行也在现场进行消费咨询、教育,快递一站式服务备受欢迎,另外还借此机会安排了反诈宣传,提高老年人反诈意识。另外,还配备了通信、综合服务,以保障整个农展有序进行。
品牌:
回头客:“就冲它来的!” 全“宿”启“杭”品牌深入人心
宿州这片广袤的土地物产丰饶,一个个“土特产”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因此被称为“华东地区的中央厨房”。为抢抓机遇,去年,宿州市委、市政府在杭举办首届宿州高端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4天时间,实现日人流量3万人,总销售额339.7万元,订单1.42亿元,达成合作意向34个,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因此,不少杭州市民对宿州农产品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信赖感。
今年全“宿”启“杭”2.0开启,140多家农产企业齐聚“武林”,宿州优质农产品再次亮相杭州,其中不乏去年的“顶流”产品:烧鸡、砀山梨等。“我去年来买过烧鸡,很嫩很好吃,今年听说展销会又开始了,就立马来看看!”家住胭脂巷的陈大爷提着两只烧鸡期待地说:“就好这一口!明年还会继续开展销会的吧?”
经历去年农展购物体验后,不少像陈大爷一样的回头客慕名而来。“我去年买的砀山梨特别好吃,酥脆又甜,全家人都喜欢,索性今年买了三箱,给我妈妈和婆婆也带一箱!”陈女士一到现场直奔砀山梨展区,购物目标十分明确。售卖砀山梨的摊主也意识到农展品牌影响力对生意的重要性。“好像通过农展会,杭州市民对我们砀山梨有了认识,有的市民干脆加了我的微信,打算后续线上购买!”
此外,今年还出现了新晋顶流。首次来杭参展的安徽国口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传统手工酿造与现代酿酒科技完美融合,所生产的浓香型白酒具有“入口绵柔,质醇味正”等特色,颇受消费者青睐。“我们本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参展,没想到连样品都卖出去了!”安徽国口酒业—酒博园运营总经理孙琳说,目前有5家企业都有合作意向,订单总金额约300万元,目前都在有序地推进签约工作。
昨天不少产品已销售一空,处于补货状态。还有两天时间,欢迎市民朋友们前来逛展,沉浸式选购心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