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儿风X酥梨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024-04-23

商报见习记者 徐菁菁

人们常说,读懂一座城要从一街一巷开始,爱上一座城要从一个故事开始;但对于嵌在皖、苏、鲁、豫之间的安徽砀山,从发现、读懂到爱上它,只需要一颗酥梨就够了。

相见时,是始于颜值的吸引;相会时,是沁人心脾的甘甜;若相别,便逃不过朝朝暮暮的思念。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浣溪沙》写道:“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御题“天赐一珍,砀山酥梨”,当代诗人徐子芳以《砀山品梨四绝句》称赞其为“果中之王”,字字句句无不是对“砀山酥梨”独有的偏爱。

一颗酥梨,情缘三千年

拿起一颗酥梨,凑近轻嗅,是丝丝梨香入鼻;咬上一口,甜味直击味蕾,清甜的梨汁如一汪清泉直抵喉间,这是属于砀山酥梨独有的甜蜜。

因其果皮呈淡黄色,果肉洁白如玉,酥脆爽口,浓甜如蜜,更兼皮薄多汁,弹指即破,入口即酥,落地无渣的特点,一句“砀山梨,皮儿薄,掉在地上找不着”的歌谣,更是自古便盛传于砀山地区。

有着近3000年栽培历史的砀山酥梨,是我国传统三大名梨之首,在明清时被列为皇室贡品。明万历年间编著的《徐州府志》就有“砀山产梨”的记载,可见在四百年前,砀山酥梨的栽培已形成规模。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的《铜山县志》,上面记载着“黄里石榴、砀山梨,义安的柿子居满集”的民谣。这就充分说明,在那时砀山产梨已成规模,并且是享誉一方的特色产品。

如今驰名中外的砀山酥梨,也让砀山享誉“世界梨都”之美名。砀山酥梨先后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产品出口到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据悉,目前砀山全县梨树种植面积约40万亩,其中砀山酥梨25万亩,品牌价值达190.64亿元。

一树梨花,春风传千里

一颗酥梨让食客垂涎于齿,一树梨花亦使古今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慕名到砀山游览,留下千古诗句“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来赞喻梨花。

每年3、4月间,砀山万顷梨花竞相绽放,一树树、一簇簇、一朵朵,迎风摇曳,洁净清雅,花香浮动。漫步其中,仿佛徜徉在雪白无垠的花海,让人尽情感受专属于春天的诗意与浪漫。

如今的砀山,每年都会举办梨花节、采摘节,邀请八方游客共赏梨花盛会。还依托梨花节,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2023年,砀山梨花节期间来砀游客260万人次,总收入1.7亿元。早前,第29届中国·砀山梨花节亦是如期开幕,据预测,今年梨花节期间来砀游客将达320万人次,经济效益有望达2.23亿元。

北纬34度,四季甜蜜100度

不仅是酥梨甜、梨花香,对砀山的记忆,还有那美味的黄桃罐头,“砀山黄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地处北纬34度线上的安徽砀山,加上地处黄河流域,黄河夹杂着大量营养物质顺流而下,冲击而来的肥沃沙土,孕育的黄桃水灵饱满,个大味香,即便挂在枝头都是诱人的味道。

但和酥梨不同,让“砀山黄桃”声名远播的,则是因其特别适合做罐头。新鲜黄桃只是一种普通的水果,但当它把黄桃糖水的浸煮,封进玻璃罐或马口铁罐内,它便拥有了诱人的光泽,如同琥珀。砀山黄桃纯肉质,硬度高,果肉金黄,无红色素,做出来的罐头不浑汤,酸甜适中。除了好吃,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膳食纤维、铁钙及多种微量元素,常吃可起到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除此之外,砀山还盛产黄桃、油桃、苹果、葡萄、西瓜等20余种优质水果,让砀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梨都”“水果之乡”,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水果。

这一次,不用奔赴砀山,也能收获这一份甜度与热度。时隔一年,2024第二届宿州高端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再次全“宿”启“杭”。当“北纬34度”的甜蜜遇上“北纬29度”的热情,4月30日至5月3日来杭州武林广场(浙江展览馆),给你以沉浸式的“多巴胺爆表”体验,还有更多惊喜与你邂逅。

青农生态线上平台

制图 应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