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选错按钮 只能拔掉电源?

“智能家电”令老年人无从下手

2024-03-16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酬

就家庭内部而言,身边家电正越变越“聪明”,但智能设备在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却令一些老年人无从下手。

最近,为了给76岁的母亲选购一款高压锅,刘女士跑了两趟家电卖场。将几款尺寸合适的锅,拍了图片给母亲看,她却总是摇头,“觉得按钮太多,用不明白。”母亲想要的,是以往“不带显示屏和按钮”的老式高压锅,在如今线下商场早已遍寻不着。

和市民感受类似,记者走访连锁电器综合卖场,发现家电尤其是厨房电器,已经模糊了原本的功能界限,朝着“多面手”方向进化。在电饭煲销售区域,一位老人向导购“诉苦”,儿子给买了口“高级锅”,每次做饭要选米的类型,再选用什么模式去煮。按键是纯触摸式的,没有凸起,好几次选错开始运行,又不知如何中止,只能赶紧拔电源再重新设置。

那么,老人遇到操作困难一般如何解决?40.3%的被调查对象选择“问孩子”,还有高达27.2%的用户选择“直接放弃,不看了”。该调研令网友产生共鸣,纷纷称“家里老人就是这种情况……”“别说老人了,一段时间没看,连年轻人都得琢磨一下。”

这样的情态下,一批无网络无广告,开机即看的“非智能”电视机反而备受青睐,“非智能”被专门强调出来,成为产品卖点。有消费者甚至称,现在能找到个非智能电视机太不容易,“特地选了完全不智能的,老人非常喜欢,开机就看,不需要搞其他动作。”

工信部曾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举措。明确到2025年底,推出100款以上具备适老化特征的智能产品,覆盖手机、电视机等多个类别。这一进程中,业内人士提示,应避免将复杂视作智能,将“适老”等同于低端过时等认知误区。

“坦白讲,关注智能电器适老化这几年来,目前市场上令人眼前一亮的适老化智能家电,我暂时还没有看到。”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家电产业市场研究专家陆刃波称,“智能”无疑是家电行业未来竞相追逐的方向,但要避免唯智能至上、功能过于细分的误区。

什么都让顾客自己判断,繁复的按钮看似选择丰富,却为消费者平添门槛与烦恼,实际上是一种伪智能。让人感觉这个机器很高端,可以卖个好的价钱,商家以此实现对产品的增值溢价。陆刃波认为,智能不能以牺牲简单易用为代价。如果某样家电,一部分人群要通过反复教育才能使用,甚至反复教育了也难以使用,就不能称为真正合格的智能家电。

据他观察,一些起步较早国家所推出的适老化智能家电,注重“以人为本”,会从老人心理需求出发,考虑到思维变慢、手脚变慢等生理变化,在细节上做出辅助。例如尽量减少遥控器、机体上的按键旋钮数量,并辅以清晰易懂的图形、颜色标志。洗衣机通过开口角度设计,减少老人弯腰程度,自动识别放入衣物的材质、重量,运行相应洗涤模式。“我们的企业目前还是偏粗放型,研发部门仍停留在产品制造如何降耗降能上,距理想中的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