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商报记者 姚含烨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韩国知名电子品牌“三星”展示了旗下首款智能戒指“Galaxy Ring”,引发不少关注。据其称,这款产品将推出健康追踪功能,包括心率和睡眠监测,同时还会给用户一天的身心情况打分。从手环、手表、眼镜、头显到如今的戒指,可穿戴设备又迎来新的产品形态。

记者了解到,除了健康监测功能以外,“Galaxy Ring”还是一款以“环境感知”为目标的AI产品,它能够从智能家居中获取数据,利用物联网综合判断用户的健康状态。例如,它能从冰箱中获取用户近期的饮食方案,计算出其所缺乏的营养物质,以此推断用户当前的身体状况及健康水平。有预测消息称,这款智能戒指的定价至少299美元,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事实上,三星并非第一家推出智能戒指的厂商。从全球来看,芬兰健康科技公司Oura目前指处于第一梯队,其于2015年便推出了Oura Ring,还有印度的Ultrahuma、Noise、boAt也于去年相继发布智能戒指新品。国内方面,目前已有RingConn、NexRing、Amovan、QuzzZ Ring等品牌,魅族也于去年推出了搭配AR眼镜使用的MYVU智能指环。

记者咨询了一位工业设计师,他认为从产品形态上来说,智能戒指比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更方便佩戴,此外无需点亮屏幕、伸手即可操作的特性也是戒指类产品的优势所在。

但便携、易操作的优势背后,是更高的技术壁垒。芯海科技产品经理彭洪伟表示,“在智能戒指上使用的传感器要求会更高,尤其需要考虑体积和功耗。且相对于智能手表或手环,智能戒指工艺更为复杂,制造过程中包括弯曲器件、灌胶等步骤,倘若控制不当便会影响整个产品,因此成本会更高一些。”

此外,智能戒指产品也有待市场检验。在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潘雪菲看来,智能戒指是可穿戴设备形态创新的方向之一,海外市场已有不少头部厂商开始布局,但尚不能确定其是否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布局方向。她还表示,目前智能戒指的功能仍然围绕睡眠、心率等监测功能,并没有与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呈现出明显的功能差异。

根据分析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850万台,同比下跌3%。从全球市场的厂商排名来看,苹果的出货量虽然连续四个季度都在下降,但仍然以21%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此外,小米、华为分别以11%、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和第三位。Canalys分析称,华为和小米在过去一年推出了多个品类的可穿戴新品,这为它们赢得了较为显著的年增长量。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智能戒指这一品类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三星的入局会对头部厂商产生一定的牵引作用,也许将带动整个行业迅速渗透,从这个层面上说,作为新兴品类的智能戒指有望成为可穿戴设备厂商青睐的产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