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5月1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一家第一共和银行。 新华社
史佳 综合整理
美国第一共和银行1日被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关闭,由银行业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当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与摩根大通签订相关协议,由后者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和绝大部分资产。
据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声明,第一共和银行在美国8个州的84家办公室1日作为摩根大通的分支机构正常营业,所有第一共和银行的存款人将成为摩根大通的存款人,并可获取所有存款。
摩根大通发布的公告说,其收购的第一共和银行资产包括大约1730亿美元的贷款和大约300亿美元的债券,同时获得第一共和银行约920亿美元的存款,包括多家大型银行在近期提供的300亿美元存款。摩根大通没有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企业债和优先股。
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第一共和银行拥有大约2291亿美元资产和1039亿美元存款。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最新估计,第一共和银行被接管将会使其运营的存款保险基金遭受约130亿美元的损失。
摩根大通银行等多家银行曾在3月份为第一共和银行提供300亿美元存款作为流动性支持,但第一共和银行危机近日继续发酵并导致其股价暴跌,最终成为今年以来第三家被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的区域性银行。
◆急了,美国会将开银行危机听证会
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2日宣布,本月将召开三场听证会,听取今年3月先后关闭的两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原管理层以及金融监管机构代表就这波银行危机作出解释。
这三场听证会将由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谢罗德·布朗主持。首场听证会定于4日举行。
5月16日的第二场听证会是“重头戏”,到场作证人士将包括硅谷银行前首席执行官格雷戈里·贝克尔、签名银行前行长埃里克·豪厄尔及前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斯科特·谢伊。这将是两家银行3月“爆雷”关闭前在任高管首次公开就其银行关闭的原因作出解释。
据美联社报道,布朗和委员会中级别最高的共和党人蒂姆·斯科特同月即联名致函上述银行代表,让对方做好到国会作证的准备,并警告说:“你们得为银行关闭负责。”
5月18日的第三场听证会则由负责监管商业银行的两大联邦机构代表出席作证,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银行监管事务的副主席迈克尔·巴尔、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董事长马丁·格伦伯格。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金融监管机构代表也将作证。
美联储是硅谷银行的主要监管方,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是签名银行的主要监管方。巴尔作为美联储监管代表上月发布报告,认为硅谷银行关闭源于银行经营不善、相关监管法规过于宽松且执行松懈,呼吁银行业各层面严加整顿以防类似危机重演。
总部分别位于加州与纽约州的硅谷银行与签名银行因流动性不足、资不抵债等问题3月上旬先后被所在地政府关闭。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随即接管这两家银行,对其资产进行清算拍卖。同月,这两家银行的原储户存款及大部分资产、债务由另外两家银行收购。
■链接
调查显示:
近半数美国成年人
担心银行存款安全性
民意调查机构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4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8%的美国成年人担心自己在美国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的安全性。
盖洛普公司调查人员4月3日至25日通过电话随机调查美国全国范围内1013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得出上述结论。调查对象中,19%表示“非常”担心存款安全,29%“有一定程度的”担心,30%表示“不太担心”,表示“完全不担心”的占20%。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这项调查的时间是在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3月相继关闭后。
盖洛普公司说,上述调查结果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同类调查结果类似。那次调查的时间是在当年9月美国投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不久,当时45%美国成年人对自己银行存款的安全性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担忧。
最新调查显示,不同党派、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的人群对存款安全性的看法存在差异。调查对象中,共和党人和独立人士分别有55%和51%担心存款安全,完全不担心存款安全的分别占比17%和20%;民主党人中表达担心和不担心的分别有36%和24%。
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家庭中,超过半数对存款安全性感到担忧;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中,这一比例为40%。
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受访者中,36%对存款安全性有或多或少的担忧;大专以下学历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为54%。
依照盖洛普公司解读,调查呈现上述差异可能是由于相关调查对象不了解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可能出于他们对当前政府的表现和美国经济形势的不满。
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后,美国政府推出高达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专门用于救助金融机构。盖洛普说,尽管2008年后,盖洛普公司没有再就存款安全性问题对美国民众进行过调查,但2008年12月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救助计划推出后,人们的担忧略有减轻。
◆冲击,银行股疑遭股市“操纵”
◆竞拍,摩根大通成接盘侠
5月1日,总部同在加州的第一共和银行正式关闭。当天正值美国新一周股市开盘日,银行股如同预期大幅下跌。
据路透社报道,2日纽约证券交易所银行股持续猛跌,主要涉及拥有大量未投保存款的中小型银行和商业银行。西部联盟银行跌了15%,太平洋西部银行跌了28%,其间均因波动过大而短暂停牌。
这一现象说明投资者担心3家商业银行迅速关闭的噩梦可能重演。
为此,据路透社4日报道,美国联邦和州政府正评估银行股近期动荡是否遭“市场操纵”。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强化监管的呼声也渐高。
根据分析公司Ortex的数据,仅4日一天,针对美国部分区域性银行的做空者便狂揽3.789亿美元的账面利润。做空者在5月前两天共获利12亿美元。
区域性银行太平洋西部银行4日确认正考虑“战略选项”,股价应声“蒸发”一半多。另一区域性银行西部联盟银行否认出售传闻,称正探寻“法律选项”,股价暴跌超过38%,多次触发熔断。标准普尔600银行股指数当天跌幅超过3%。
美股KBW区域银行指数今年以来已下探30.4%,本月以来下跌11.3%。路透社4月称,不少对冲基金在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挣扎度日时赚取高额收益。三家银行均因资不抵债相继被关闭。
一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说,鉴于银行领域基本面情况和现金水平,“州级与联邦监管者和官员正加大对操纵银行证券市场可能性的关注”。这名知情人士说,美国不少区域性银行今年一季度营收超预期且基本面稳健,银行股价的摇摆没有反映这一事实。所谓基本面包括存款、现金和未受保险存款水平。这名知情人士没有具体说明哪些银行受到监管者关注。
做空指投资者卖出向券商借来的股票,并预定在股票跌至特定低价时再购入,以赚取差价。做空行为是健康股市的合法部分,但按照美国证交会定义,操纵股价,即“旨在通过控制或人为影响股价来欺骗或欺诈投资者的故意行为”,是非法的。
美国银行家协会4日呼吁美国证交会调查重要的银行股做空交易,以及社交媒体介入情况,称这些交易似乎“与潜在金融现实脱节”。“我们呼吁证交会考虑全部现存工具,采取措施收窄滥用交易行为的途径,恢复投资者信心。”
美国消费者银行家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琳赛·约翰逊也向政策制定者发出类似呼吁,称当前市场波动“受情绪和错误信息驱动,并不反映银行强劲的基本面”。
美国瓦奇特尔-利普顿-罗森-卡茨律师事务所的联合主任爱德华·赫利希和合伙人马修·盖斯特4日共同致信客户称,美国证交会应针对金融机构的做空出售行为设置15个交易日的禁止期,以监管所谓“协同做空袭击”。这家律所代理推特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并购和抵御对冲基金攻击等业务。
赫利希和盖斯特认为,做空者实施与基本表现无关的袭击置美国经济于“重大风险”中。
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政府曾发布类似的禁止做空令,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后续评估称,该禁令未达到预期效果。美国证交会一名官员3日表示,“并不考虑”出台禁令。证交会主席加里·根斯勒4日发表书面声明称,将追查以任何方式威胁投资者或市场的不当行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5月1日宣布关闭第一共和银行,由银行业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后者为寻找买家接手这家濒临破产的银行资产,紧急组织竞拍,并赶在美国股市周一开盘前宣布决定:由注册地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摩根大通银行收购第一共和银行全部储蓄存款和剩余资产。
第一共和银行是继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之后,两个月来因资金链断裂而被关闭、接管的第三家美国区域性银行。
按照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声明,自5月1日起,第一共和银行原先分布在8个州的84家分行将作为摩根大通银行分行重新开门营业。原第一共和银行储户转为摩根大通银行储户,可正常提取存款。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继续为这些储户提供保险,并与摩根大通银行分摊第一共和银行贷款的损失及潜在回收款项。
据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记者透露,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牵线下,几家大型美国银行赶在截止日期4月30日结束前递交最终报价,包括摩根大通、PNC金融服务集团、公民金融集团公司等,竞标程序拖到当天深夜。摩根大通银行是摩根大通公司旗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第一共和银行创办于1985年,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在全美设有72家分行。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经历被收购和转手后,这家银行2010年底重新成为上市企业,近年主打“高净值人士”理财服务,为富人提供低息贷款。它在加州的竞争对手硅谷银行今年3月初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关闭和接管,总部位于纽约的签名银行紧接着倒下。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资料,截至去年底,第一共和银行资产规模在美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4位,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则分别排在第16位、第29位。
随着对美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忧虑蔓延,大量储户恐慌性提款,第一共和银行也受这波挤兑潮影响。上周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共和银行储户该季度提走逾1000亿美元存款,其股价随之暴跌。3月中旬,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将第一共和银行的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
尽管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11家美国金融机构紧急注资共计300亿美元填补其存款缺口,也未能阻止第一共和银行资金状况继续恶化,最终促使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于4月28日宣布将很快接管该银行,随后开始联系各大银行,为第一共和银行找“下家”。
截至4月28日,第一共和银行市值跌至5.57亿美元的历史新低,仅为2021年11月峰值400亿美元的七十分之一不到。
◆风险,“烂摊子”隐患重重
虽然找到了“接盘者”,美国银行业是否还会出现更多“烂摊子”,是否需要美国政府再掏钱“填坑”,欧美金融业的这一波震荡是否就此止住,仍未可知。
按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解读,过去一年,多国中央银行纷纷大幅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这导致不少银行在低利率时期购买的大笔债券投资组合贬值,外界担心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的遭遇会重演。
这波美国银行危机同时加剧了欧洲金融业“爆雷”风险。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在近年屡陷丑闻及投资失败后终于走到破产边缘,不得不接受瑞士政府借款救助,并在政府安排下由其竞争对手瑞银集团收购。瑞士这两家最大银行如此匆忙合并,令投资者担心埋下隐患。
在美国,不少储户仍担心这波震荡会影响到个人存款的安全。先前为了稳住市场,防止出现更大的挤兑潮,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额外承诺为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所有储户存款提供担保,超出正常情况下每家银行每个同类别账户存款保险金不超过25万美元的官方标准。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美国银行提供保险金,负责提高和保持公众对美国财政机构的信心,主要职责包括定期核查美国数千家不属于联邦储备系统的商业储蓄银行以确认其运营合乎法规,清算破产银行资产等。
作为美国两大商业银行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与联邦储备委员会4月28日分别发布调查报告,揭示区域性银行危机早有祸根:除了银行自身管理不善,还有几个深层次原因,包括美国近年在立法上放松对中小银行监管、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银行资产规模膨胀过快而积累风险、监管机构核查人手不足。
◆估算,上百家美国银行可能“垮掉”?
据《今日美国报》4日报道,一份研究美国银行系统脆弱性的报告指出,美国不少银行和硅谷银行一样持有大量未受保存款。当前经济环境下,如有半数储户决定提取其未受保存款,据估算全美将有186家银行可能因遭遇挤兑而资不抵债,像硅谷银行那样“垮掉”。
为美国商业银行存款提供保险的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规定,每家银行同一类别下的同名账户存款保险额度最高为25万美元,超出这个额度的部分即为未受保存款。一旦银行倒闭,储户的未受保存款可能会损失,因此当发现银行资产贬值等风险苗头时,储户就可能提取存款,从而引发挤兑。
这份报告由美国南加州大学、西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4名经济学学者撰写,3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网发布,旨在分析利率持续上调对美国银行资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持续加息,美国银行系统“持有至到期”的债券资产投资组合市值比账面价值低2.2万亿美元。所有银行资产平均贬值10%,情况最严重的5%银行资产平均贬值20%。
报告称,资产贬值显著增加美国银行遭未受保存款储户挤兑的风险。银行资产贬值后能否存活,取决于市场预期有多少该银行的未受保存款储户决意提款。
报告具体分析了硅谷银行的失败案例:这家银行未受保存款在资产中占比过高,达到全行业前1%水平;它同时大量持有美国政府债券,这些债券因美联储持续加息而丧失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银行不少技术初创企业客户原本就陷入财务困境,又遭遇美联储加息。多重因素叠加促使储户大量提取存款,致硅谷银行遭遇挤兑。
这项研究评估美国银行系统的整体资产状况后判断,只要有半数未受保存款的储户决定提走这些存款,就有合计资产约3000亿美元的186家美国银行面临资产减值风险,意味着这些银行剩余资产按市值计价,已不足以偿还其全部已受保存款。
报告指出:“因此,我们的计算显示,如果政府不干预或重新注资,这些银行无疑面临挤兑风险。”
(消息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