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的争议主要围绕在李现扮演的梁乡身上,很久没有看到梁乡这样复杂的角色了。
梁乡的个人选择与时代潮流逆向而行,这是他命定的悲哀。作为宗室贵胄,他有自己的包袱。在梁乡眼中,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但首先还得是满人的天下。做一个中兴重臣、朝廷股肱就是他的志业。“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梁乡就是这匹新羁之马。处在一个微妙的漩涡里,他所做的一切的努力,都不过是在试图延缓一块巨石堕入深谷的徒劳举动。可悲,可叹,宏观上讲,说可鄙也不为过。但这种螳臂挡车的悲剧感,也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和其他男性角色比如吴天白相比,梁乡的忧愤不充分,觉醒不完全,行动不彻底。有向阳的一面,更多的是杂糅晦暗,向阳的一面近于刚愎,晦暗的一面偏于冷酷。道路上我不赞成梁乡,趣味上我也不喜欢他。但作为一个戏剧角色,复杂性恰恰构成了他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梁乡这个角色的立体度令我欣喜,那么谢菽红就是个从表到里都让我沉醉的角色。
菽红姑娘身上就有那四个字:生生不息。周围的男人们所追求的都是大义,所绸缪的都是伟业。而那些托举的工作,哺育的工作,补给的工作,就留给了菽红这样的女子。像她姐夫杨一帆说的,有人负责革命,有人负责革命者。
在这部戏里,菽红从安庆到上海,从上海到东京,从东京到北京,卖画、卖花、学裁缝、上女校、开文具店、卖电器、开照相馆,每一步看似是吴天白在推着她走,实则是她扛住了命运给她的任意一道敕令。“乌鸦也许有不会叫的时候,但我们菽红小姐一定会想出法子的。”菽红袅袅婷婷初出场时撑住的那把伞,后来荫庇了多少人的迷茫啊。
我无保留地喜爱菽红,喜爱她所做的一切选择、所创造的一切奇迹,喜爱她身上的那种雀跃与鲜亮,那种爱就爱了不计对错的浑然又利索的气概。就是这样的菽红,才能在哪里都发光,在几时都带笑,在任何关隘都能劈出光亮,接住一米阳光。
菽红不必有原型,在大叙事中许多可见不可见之处,有多少这样的女子为着光明的到来,尽着一己之力。她的壮阔人生,也是在侧写女性的苦痛。烽火不绝,尘埃遍地,无论民族为何,有无良人在侧,女性们以柔性的力量,于深重的束缚中创建着自己的世界。要挑剔她们没有今日的我们稳健吗?要批评她们没有今日的我们犀利吗?太自负也太薄情了。
菽红的情感天地,磊落跌宕。
菽红对吴天白的追随与呵护自有一种不问西东的侠气。菽红并不糊涂,也非庸懦。她从吴天白处完成了修行,吴天白给了她精神的实践场,可惜的是,吴天白给她的爱里撷取多于奉献,俯瞰多于尊重。
梁乡,给了菽红一道劫难。梁乡误以为肉体的征服就等于情爱的宣誓,他的粗野也正揭露了他的孱弱。在爱这个领域里,菽红早已毕业,而梁乡永远是个自负的学童。
还好,菽红等到了杨凯之。杨凯之爱慕她的一切,知晓她的一切,并在慢慢的成长中,走到了她的身边。这一次,不掠夺、不欺凌,也不轻忽,杨凯之以最恰如其分的方式爱着她,直到生命的尽头。
有人说这三段关系如同一个隐喻。各种观念与路线的征逐就体现在菽红的际遇里。她多难又美丽,而演员春夏对这个角色的完成度太好了。
春夏有五月草木的光泽。这种光泽在提醒我,短暂易逝的韶华,正达到它的至臻完美。荷叶上的露珠怎样,她便是怎样。晨曦中的鹿怎样,她便是怎样。能在眼睛里同时呈现泉水和焰火的,啊,眼下也只有她了。
人生若如初见,是一句多么感伤而优美的嗟叹。这部戏讲的是一代人的忧患和未竟的理想,那些广袤的、狂暴的痛苦与追索。我不期待它们完美,它们的魅力就在于它们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