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对话

西泠印社社员活动日 “黄牧甫金石书画鉴赏雅集”在孤山举行

2025-05-25

记者 孙乐怡

5月24日,以“黄牧甫金石书画鉴赏”为主题的西泠印社社员活动日在孤山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西泠印社社员、10余位社外专家学者及杭州日报艺术典藏的忠实读者和“小艺术家”们,共同赴一场跨越时空的金石之约。

本次活动精心打造了观赏真迹、交流分享、原石品鉴三大核心板块,带参与者们沉浸式走进清末金石书画宗师黄牧甫的艺术世界。

遁庵展厅内展出了近20件黄牧甫书画真迹,篆书作品笔力雄浑,金石颖拓古朴苍劲,清供花卉画作设色雅致。西泠印社理事唐存才现场解读,将作品中蕴藏的艺术哲思娓娓道来,展现黄牧甫在不同创作阶段的艺术探索与突破。

随后在还朴精庐,唐存才以《黄士陵金石书画作品四种初析》为题,从技法创新、风格演变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为在场观众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艺术赏析讲座。最令人期待的原石品鉴环节中,20余方黄牧甫篆刻原石在众人手中传阅,观者得以近距离观察刀锋痕迹与石质肌理,仿佛穿越百年时光,与大师展开一场无声的金石对话,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自创立以来,西泠印社始终坚守“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而社员活动日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正是对这一宗旨的生动实践。“120余年前,西泠印社的众多社员便曾将各自珍藏的艺术作品集中展示,开展学术交流与雅集活动。”唐存才认为,“此次活动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同时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吸引更多热爱传统文化与金石艺术的朋友关注西泠印社、关注社员活动日,共同推动中国金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雅集是文人自古以来的传统,西泠印社从创立之初就保留了这个特色,定期举办社员活动日也是我们西泠印社的亮点之一。”本次活动策划、西泠印社社员戴丛洁介绍道,“这次社里社外的行家们齐聚一堂,聊篆刻、谈书画,互相切磋学习,特别有意义。”

活动吸引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的参与者踊跃参与。西泠印社社员吴贤军提前2天从湖南长沙赶来,只为深度参与这场文化盛宴。“我主要从事篆刻创作,但深知创作离不开收藏与研究。研习古人的金石书画,能提升‘印外功夫’。”他感慨道:“通过观摩唐老师珍藏的书画与戴老师收藏的印章,我对黄牧甫的艺术成就有了全新认知。尤其上手研究时发现,其印章边框独特地刻于第三面,这种细节若非亲临现场,很难察觉。此类活动为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搭建了珍贵的交流平台。”

目前正在湖北美术学院读硕士研究生的王迎涛与几位同学结伴前来,他兴奋地说:“能亲手触摸黄牧甫先生的篆刻遗珍,聆听老师们的专业解读,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为我们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不少启发。”

来自天长观潮小学的二年级学生方晶薇说,“这里的作品和我以前看过的展览都不一样!黄牧甫先生的画作旁还有题跋,感觉像在和古人对话,特别有意思!”

活动不仅为专业人士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也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金石艺术的种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