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美的音乐送给这座城市

一夜连奏四交响!2025“春之声”杭州音乐汇落幕

2025-04-28

记者 厉玮 文 受访者供图

最后一个澎湃的终止和弦掷地有声,这场春日的音乐狂欢完美落幕。一个晚上连演四部交响曲,对于杭州爱乐乐团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昨晚,在首席指挥杨洋的执棒下,杭州爱乐乐团以两场精心编排的音乐会、四部古典巨擘的交响曲,为2025“春之声”杭州音乐汇画上圆满句号。

熟悉的指挥,熟悉的乐队,却是焕然一新的模样。这一夜,海顿的典雅、莫扎特的灵性、舒伯特的抒情、贝多芬的磅礴,在他们的弓弦号角间化作春天的呼吸与心跳。

一晚上两场连演 一口气拿下四位大师的交响经典

在海顿浩繁惊人的交响音乐中,第104号“伦敦”是被演奏最多、最热门的曲目。以这部“交响乐之父”的晚年之作作为开场,指挥杨洋的处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感,杭爱则以精准的演绎来表现古典时期特有的平衡与节制。

莫扎特三大交响曲的压轴之作《C大调第41交响曲“朱庇特”》紧随其后,杨洋率领乐队以充满戏剧性且又气势磅礴的演奏,让这部古典时期的巅峰之作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杭州爱乐乐团对这两部交响曲的演绎可谓驾轻就熟,此前多次演奏的经历让乐团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控都游刃有余。

第二场音乐会从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开始。这部只有两个乐章的“未竟之作”,被誉为交响乐的“断臂维纳斯”。乐团以古典主义奏鸣曲式的抒情性演绎,将令人陶醉的残缺之美与铿锵之姿娓娓道来。

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曲》是酒神的狂欢,是“舞蹈的赞歌”。当晚的最高潮,属于伟大的“贝七”。指挥杨洋把对乐队的塑造更加全面地倾注到“贝七”之中,对节奏的控制尤为出色——第二乐章虽然标注为“小快板”,但他通过细微的速度变化,让这个著名乐章既保持了行进感,又不失沉思的气质。节奏的强劲,轮廓的清晰,一曲完美的“贝七”将乐队的凝聚力和表现力都推到了极限。

杨洋表示,这两场音乐会的曲目编排颇具深意。“交响曲这种形式,在古典时期由海顿、莫扎特确立基本结构,贝多芬将其发扬光大,三个人都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舒伯特则继承了古典乐派的精髓,成为浪漫主义的先锋。这次一口气演绎四位大师的交响经典,是致敬也是回溯,我们乐团在保持各自时代风格的同时,也找到了贯穿其中的音乐脉络。”

近乎四个小时的马拉松式音乐会,对于杭州乐迷来说也是一次艺术的考验和挑战。不过眼下,我们乐迷的审美需求和鉴赏水平越来越高。五个小时的瓦格纳歌剧史诗《女武神》都“扛”下来了,四部交响曲连奏更是让大家看得意犹未尽。

37场演出、60余位艺术家 让四月的杭州成为“音乐的城市”

在4月13日至27日的15天时间里,2025“春之声”杭州音乐汇推出了37场兼顾国际化、民族化、多元化,呈现交响乐、民乐、声乐、合唱吟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出活动。来自中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及地区的多个艺术团体及60余位艺术家齐聚西子湖畔,共奏全民乐享的“城市交响”。

中意建交55周年之际,音乐汇特别策划并推出的“意大利艺术系列”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其中,意大利班多钮演奏家马里奥・斯蒂法诺・皮埃洛达奇与杭州爱乐乐团一起,在湖滨步行街的西子廊桥带来令人震撼的4D实景互动音乐会《春之探戈》。班多钮的曼妙旋律与西湖的春日夜色完美交融,近万名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音随影动”的奇幻魅力。这些盖上了“春之声”烙印的活动,让文商旅融合拥有了一个个生动而具体的注脚。

今年,从舞台表演形式的匠心雕琢,到演出曲目的精心筛选,“春之声”杭州音乐汇在许多项目中巧妙融入了丰富多元的民族音乐元素,为市民观众奏响春日里的国风妙音。除了4月23日晚的重头戏——大型交响合唱《道德经》音乐会,上海音乐学院民乐团在杭州演艺·德清大剧院上演《金庸百年武侠情》音乐会,杭州怡枫国乐团则带着一系列民乐普及音乐会走进剧院、学校。

有专而精的大演出,也有小而美的室内乐。4月22日,钢琴界泰斗级大师鲁道夫·布赫宾德应邀上演独奏音乐会,吸引全国各地的乐迷纷纷慕名而来。钢琴独奏的哲思、二重奏的对话、小提琴独奏的狂飙……费多・鲁丁、塞林・马扎里、朱凯源等艺术家带来多场风格鲜明的室内乐音乐会。对于大多数乐迷来说,室内乐自由而快乐,与演奏家之间微妙的互动让聆听古典乐变成了一件更亲昵、更放松的事。

人间四月天,“春之声”把最美的音乐送给这座城市。15天来,全城所有的乐迷给了这个属于自己的古典音乐节最大的热情与期待,音乐汇也给予他们一个无比丰厚而嘹亮的回应。我们相约,下一个更加盛大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