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兰英
近日,工信部发布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其中新增的电池底部撞击测试标准由吉利牵头制定。这一消息震动整个行业,奠定了吉利在电动汽车安全领域的引领地位。
早在2023年2月,吉利银河系列就成为全球首个实现30km/h拖底冲击和20km/h整车拖底无损伤的电动车,远超当时的国标要求。吉利的这一成就,为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设立了全新的标准,也为新国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不仅如此,吉利还积极开展其他超国标的安全测试,如电芯八针同刺、整车高速三车连环碰撞、魔鬼十字碰等测试项目。在这些严苛的测试中,吉利银河系列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充分证明了其电池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024年4月,吉利银河E5在奥地利TECCON试验室进行了一场极具挑战性的50km/h正面中心柱碰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车辆双闪灯自动开启、E - CALL自动拨出救援电话、门把手弹出、车门可正常打开、高压电源断电等功能表现良好。同时,乘员舱结构完整,电池包无漏液、冒烟、起火现象,气囊正常点爆,假人伤害值远低于安全阈值。
吉利银河E5的卓越表现并非偶然,这背后是吉利神盾电池远超国标的安全系统。该系统涵盖电芯、电池包、整车架构、智能控制及云端监测的全维度安全解决方案,为车辆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正是凭借着出色的安全性能,吉利银河E5还同时斩获了Euro NCAP与ANCAP“双五星”的安全评级,成为15万元级中国品牌纯电SUV中唯一获此殊荣的车型。
开发体系行业领先 推动全行业安全升级
深耕汽车行业30年来,吉利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开发战略,是首家把“安全健康”作为第一性原理的中国车企。近10年来,吉利的研发投入累计已超2000亿元,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更是不遗余力,逐步构建起了行业领先的安全开发体系。
吉利建成了全球五大安全实验室,拥有1562项安全专利,安全专利排名中国车企第一。同时,吉利是第一个加入IATF(国际汽车标准合作组织)的亚洲车企,也是行业第一家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车企。
吉利还将交通事故调查作为安全开发工作的重要依据,建立起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研究体系,参与交通事故调研2.1万余起。通过深入研究智能新能源汽车事故的新特征,吉利不断完善交通事故信息数据库,并针对新能源车特有风险开发专属解决方案。例如,针对隐藏式门把手救援难题,吉利研发了国内外6项核心安全专利,并已向全行业免费开放相关技术,为整个行业的安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悉,吉利还将于今年发布智能汽车全域安全白皮书,并公开安全技术成果。
吉利在电动汽车安全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选择,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随着新国标的实施,相信在吉利的引领下,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安全标准将不断提升,为消费者的出行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