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和李怀清的感受一样,“立刻跟进、及时回复、高效处理”是很多市民对杭州12345的印象。其实,为了让热线工作走上规范化、法治化道路,更高效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杭州早在2001年9月27日就公布施行了《杭州市市长公开电话行政投诉办法》。2016年底开始,更是将譬如食品药品投诉热线96311、交通投诉举报热线12328、人力社保政策咨询热线12333等全市55条非紧急类政务热线一起整合进了12345,并在2021年进一步整合,现全市75条非紧急类政务热线均已归并至12345。
一个号码接听、一个平台受理,为民办事更快一步、更进一步、更深一步。“杭州12345深入贯彻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实施2024年市政府‘为企办实事’项目的通知》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涉企服务,切实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杭州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贡献12345力量。”杭州12345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国首创的12345市长公开电话
不断升级只为更好服务
早在1999年6月15日,杭州市就在全国首创开通12345市长公开电话,并以便捷、高效的特点迅速成为杭州政务服务“金名片”。2020年底,又在浙江省率先出台《“12345”政务热线服务规范》,把受理、交办、办理、答复、督办、办结、回访等环节纳入闭环工作流程,以地方标准的形式规定下来,确保部门与社会的连接沟通,以及部门之间运行机制的高效协同。同时,将按时办结率、回访核实率、重复交办率等“效能指数”指标作为承办单位的“成绩单”,纳入全市综合考评。“效能指数”不达标者将受到“黄牌警告”并被书面通报。
今年2月1日,杭州市对原先的《杭州市市长公开电话行政投诉办法》进行了修订,出台了《杭州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管理办法》。作为杭州最热门的电话,随着《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杭州12345变得更高效、更智能、更全面,也能更好为市民群众服务。
譬如,杭州12345的“脑容量”将更大,涉及我市民生类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或者重大政策公布前,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会提前向12345提供解读资料或者答复指南,并及时提供事件信息、更新事件进展;同时,围绕热线运行的各类堵点痛点,12345将全面推行热线工作协调机制,帮助协商解决热线工作中的重大、复杂事项。杭州12345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交办与督办并举,确保来电‘办得好’,我们以不满意件回访、重复来电核查、现场督办、媒体监督、‘效能指数’考核为抓手,明晰部门办事指南,提高部门承办效率。”
杭州12345也越来越人性化,统计数据显示:12345的受理范围包括咨询、投诉、举报、建议等多类事项,其中最多的当属咨询类的。2023年,咨询答复件占比近85%。“我们针对性地开设了人社、公积金、交通、司法、为企办实事、网上渠道等八类专席及综合席,确保电话‘打得进’,来电‘答得准’,大家的相关问题即问即答,减少等待时间。”
杭州12345还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和智能化应用。深化数字赋能,抓实分析研判,现已开发智能质检、智能工单、智能知识库、智能分析等应用,利用智能分析实现各项统计数据高效汇总,及时反馈社会关切问题,形成有杭州特色的热线服务模式。同时,利用智能知识库对内打造一站式功能门户,为话务人员提供查询、收藏、纠错、索要等功能,更好地为市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