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 王璟

扫码查看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弘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四千”精神、“三板”精神,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形成体制机制先发优势,从“四个轮子”一起转到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从摇着拨浪鼓跑供销到发展块状特色产业,从前店后厂到兴办专业市场,从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到大中城市的崛起,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和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闯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道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前瞻性擘画实施“八八战略”,率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和政府治理等多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先行先试,成功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和粗放型增长模式,率先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一系列精彩蝶变,创造了科学发展新优势,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的浙江新篇章。
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为解决当时浙江发展面临的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而精心擘画的宏伟蓝图,内容十分丰富,寓意十分深刻,体现了浙江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和长期的指导性,既是引领浙江新发展的总战略,也是引领浙江走向善治的总战略,还是引领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战略。
从引领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看,“八八战略”通篇体现了改革开放创新的精神,是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推进浙江新发展的大手笔和先手棋。尤为重要的是,每一战略都事关改革,都体现了“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都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题和推进的。
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如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关键还是看改革。改革开放是浙江走在前列的关键一招、不竭动力和制胜法宝。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和《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著作中,对浙江如何“在体制创新方面继续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进行了全面阐述,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领域改革、以改革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决策部署,进而把浙江改革由经济体制改革拓展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建和政府治理等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的全面改革。
多年来,浙江坚持以全面改革推进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全面改革,为全面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经济领域,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社会领域,以建设“平安浙江”为牵引,坚守问题导向和“大平安”理念,把专项整治突出问题与推动完善政策制度相结合,不断提高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水平。文化领域,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生态文明领域,以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变革,持续推进“千万工程”和“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创新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
坚持“两个先行”目标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目标是改革的方向。坚持目标导向与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目标有高度,改革才有深度。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确立“跳起来摘桃子”的较高目标,先是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你们多翻一点,这样全国可以翻两番”和中央要求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到2010年多数地区初步实现现代化,“十五”计划中进一步提出“分区域分阶段”和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来,又迭代提出“两创”“两富”“两美”“两高”的发展目标,即2007年6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目标,2012年6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两富”目标,2014年5月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两美”目标,2017年6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高”目标。在推动实现这些目标中,浙江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啃掉了许多难啃的“硬骨头”,搬掉了许多阻碍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
2022年6月,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两个先行”目标。省委要求,开启“两个先行”伟大征程,必须保持坚定清醒的头脑、增强变革重塑的自觉、发扬实干争先的作风,加快探索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新路。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一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数字化改革,着力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全力打造更多有影响力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为实现“两个先行”目标,省委部署实施三个“一号工程”,也是浙江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体抓手。尤其对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更是坚持以改革创新开路: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改革授权,支持浙江改革探索;一方面加快构建自主改革体系,逐步形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1+7+N”重点工作体系和“1+5+N”重大改革体系;以“扩中”“提低”改革为牵引,推出34项共富改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
坚持群众首创精神和基层探索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来自于群众首创和基层探索。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改革方法论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考察调研时指出:“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推进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对重大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
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凡事眼睛向下,先当学生,不耻下问,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多年来,浙江坚持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基层探索,在不断丰富发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枫桥经验”、村务监督的“后陈经验”、乡村振兴的“下姜村经验”、乡村绿色发展的“余村经验”等的同时,又积极探索创造出一些新的经验和做法。这些改革项目覆盖全省各领域各层级,既有全省性改革项目,也有地方特色改革项目,具有较强的内容创新性、成效显著性和成果示范性,成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风向标。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四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党中央从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委员会,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协调、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根据党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浙江省委一直注重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与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的合力。总之,全省上下形成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作者系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