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兴烟雨楼。

《金庸江湖28景·“浙”里图鉴》(局部)。
记者 张世新 陈立平
3月11日,嘉兴南湖畔,烟雨楼旁,高朋满座,群贤毕至。
这里是《射雕英雄传》里武林群雄赴约比武的地方。金庸诞辰100周年之际,在金庸故乡嘉兴的号召下,来自世界各地的金庸迷、专家学者和金庸亲友代表齐聚南湖,共赴这场特殊的“烟雨楼大会”——金庸诞辰10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
出人意料的小说情节是怎么写出来的? 金庸“关门弟子”回忆初见老师的故事
活动现场,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庸小说研究专家陈墨,改编拍摄多部金庸作品的导演张纪中,《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英文版译者张菁,金庸“关门弟子”卢敦基等分别发言,系统还原金庸先生其人、其文、其念,讲述他们与金庸和金庸小说的缘分和故事。
卢敦基回忆起了第一次见到金庸时的情景:“1997年春,他为浙江大学中文系设立奖学金,在杭州植物园草地上交流。我熬不住,提了个久思不解的问题:先生的武侠小说,情节发展总是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这些情节是怎样写出来的?有小报说:先生写作,碰到写不下去的难关,便召集众友,让大家谈情节发展的设想。夜深人散,先生下笔时,却避开所有人的建议。金庸先生听罢大笑:‘那怎么可能?哈哈哈哈!’我后来才知道,当时他办报、经营,写作只能放在忙完诸多杂事之后,很多时候排字工人就候在门外,哪有这么悠闲?”
“金庸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别的文化遗产,比如他有600多篇电影评论、20多个电影剧本;有上百万字的翻译作品;有8000多篇《明报》社论、2000多篇札记;还有国际法学、文学、佛学、新闻学、历史学方面的论文和随笔。”陈墨表示。
张纪中现场述说了自己与金庸的“缘分”:“我和金庸先生1999年在杭州相识,因为一块钱的《笑傲江湖》的版权转让费而结缘。此后我心中的武侠情怀便得到了感召,热血开始沸腾,决心勇闯他的江湖世界。这一闯到如今已经有了20年之久,试想人生不过匆匆百年,与他一起进行艺术创作早已成为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曾为了更好地将原著影视化,仔细地研究了金庸先生的作品。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概括他的作品风格,我想就是‘浪漫’。”张纪中表示,金庸先生所到之处充斥着浪漫——有景致的浪漫,是塞外沙场策马奔腾的磅礴大气,是烟雨江南隐居抚琴的闲适淡雅;有爱情的浪漫,是乔峰说“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有一个阿朱”;有对生活体验的浪漫,是对饮江湖、花前月下的归于安宁,是秩序第一、正义必胜的社会影响……
烟雨楼、南宋皇宫、桃花岛…… “浙里图鉴”再现金庸江湖28景
活动现场,还面向全球发布了《金庸江湖28景·“浙”里图鉴》,共同探寻金庸先生的浙江足迹,沉浸式重现金庸的桑梓深情。
浙江的许多景物和人物,被金庸写进“武侠江湖”。《金庸江湖28景·“浙”里图鉴》以手绘长卷形式,创新性地将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和浙江地标相融合,以山水为“轴”、人物为“轮”、故事为“魂”,带大家沉浸式感受金庸江湖中的“浙”里魅力。
图鉴精选了金庸武侠小说中提到的28个浙江地标,绘制成一幅山水长卷,再将代表性的武侠人物“嵌入”到相应的环境中。嘉兴的嘉兴府、南湖、烟雨楼、醉仙楼、鹰窠顶、陈阁老宅,杭州的孤山、南宋皇宫,舟山的桃花岛,宁波的余姚庵东镇,衢州的石梁,温州的雁荡山,丽水的龙泉铸剑谷……这些金庸迷们耳熟能详的“武侠地标”,都在长卷中一一呈现。郭靖、黄蓉、黄药师、洪七公、江南七怪、令狐冲、殷素素、陈家洛等经典武侠人物,也跃然纸上。打开这幅长卷,金庸书迷们的脑海中会自动浮现出那些经典桥段,再一次沉浸在金庸武侠的无限魅力中。
考虑到金庸笔下的江南风物,多集中在“射雕三部曲”中呈现。《金庸江湖28景·“浙”里图鉴》创作时,特地在景物绘制时融入宋画的质感,展现浙江山水人文的独特韵味。
据了解,嘉兴市还在香港国际影视展同步发布了《书剑恩仇录》故乡版、《金庸江湖28景·“浙”里图鉴》、AI宣传片《金庸笔下的嘉兴》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以及“礼遇金庸迷 笑傲江湖嘉兴行”“侠客护照”,邀请全球金庸迷到金庸故乡嘉兴做客,免费游览嘉兴景区。
此外,嘉兴还计划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包括“侠客护照”发放、全球征集武侠动作招式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