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如期而至,天放晴,暖风吹,柳枝挂上嫩芽。游西湖前,我先做做“功课”。我翻箱倒柜,找出50多本旧书,都是写杭州旅游的,最古旧的一本,写于20世纪20年代。
现代人出门旅行,有电子地图。从前,人们旅行还是靠一张地图纸。学者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写道,1925年,他从浙东乘船到杭州,参加清华大学幼年班入试,落第后,花了两角钱,买了一张西湖全图,一个月中,逛遍西湖十景。
我的藏书中,有一本《西湖百景》,作者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舒新城。1928年9月,舒新城由南京迁居杭州,所居寓所楼上可望见湖山,在他眼里,西湖最佳,其一,是山水之间的自然美趣;其二,是历史古迹的点缀。舒新城爱好摄影,《西湖百景》中的相片是他拍的,他也是中国旅游摄影史上的一位先行者。
我还有一本《杭州西湖游览指南》,1937年6月出版,由中华书局发行,内有西湖风景介绍、行程安排、游览须知等。作为旅游工具书,内容皆为作者陆费执实地步行所得。据统计,陆费执在杭州环湖行3次,登北高峰3次、南高峰5次、玉皇山3次、五云山3次。这种实地踏访的精神,也是出于对西湖的热爱吧。
江南藏书家高爕撰写的《武林十日游记》,读来也是引人入胜。1915年3月27日至4月8日,作者与柳亚子夫妇、姚石子夫妇等亲友11人一同游西湖,看了冯春航编演的剧目后,或乘船,或步行,游了西湖,又游西溪。一路且行且吟,好不惬意。
西湖山水,秀甲东南。1922年出版的《俭德储蓄会月刊》上,曾有这样一条消息:当时,为方便游客出行,沪杭甬、沪宁线等铁路线,每日除按班开行外,还增设特别快车、寻常快车及夜快车。沪杭甬线备有周末来回票,在沪上各站、浙江嘉兴、杭州拱宸桥等站发售,价格从廉。市内湖区交通,亦有改善,大大方便了西湖游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大规模的疏浚和综合保护与开发,西湖山水更为秀丽。人间天堂有杭州,山山水水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