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忠:我心光明

2022-12-11

窗外阳光灿烂 127cm×180cm 2009年

人物名片

任志忠,1972年2月出生,祖籍陕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91年保送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199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获教育部首届艺术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3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2003年至2018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2018年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99年作品《升起的地平线》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09年作品《窗外阳光灿烂》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浙江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金奖,2014年作品《花季》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2022年,入选《杭州中青年美术家创作与研究》推荐美术家。

文/潘嘉来

任志忠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是在陕西千阳度过的。宝鸡渭河平原一带,民间手工艺的氛围较为浓厚,擅长剪纸、布老虎、泥娃娃的民间艺人众多。年少的任志忠常常会去观看附近的艺人剪纸、塑泥人,祥瑞图案、民间故事、戏曲人物,一件件从艺人的手指间塑造出来。这一片传统民间艺术的沃土,正是任志忠绘画之梦开始的地方。

1987年,15岁的任志忠陪伴父亲来到杭州,正巧遇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招生,在父亲的鼓励下任志忠报名参加了考试,以第七名的成绩入选。这样,他就与中国美术学院和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附中三年、油画专业本科四年、油画专业研究生三年,任志忠在中国美术学院接受了整整十年的专业训练,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毕业后,任志忠任教于浙江省教育学院美术系,三年后回到中国美术学院,先任教于综合绘画系,此后与安滨、孙景刚和于振平诸位老师共同参与了学院基础部的筹建和教学工作。2018年,任志忠调任油画系新具象绘画工作室(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一年后担任主任,主持工作室的教学和创作。任志忠的教学履历具有浓重的学院背景和色彩,是一名经受过学院教学体系严格锤炼的美术教师和油画家。

2008年,任志忠赴欧洲游学,得以遍览西方绘画大家的名作。在阿姆斯特丹国家美术馆,伦勃朗的《夜巡》深深地吸引了这位来自中国的油画家。《夜巡》是一张巨大的画,占据了美术馆一侧的整个墙面。伦勃朗在《夜巡》这幅作品中对光感的营造,打动了任志忠。他说:那些金属的反光不同于印象派的自然光感,他是人造光,但是让你觉得依然很自然,同时有一种戏剧舞台的神圣感,就仿佛基督教所说的圣光那样弥漫开来,很温暖,让你很感动。对比之下觉着自己对油画的理解真是很肤浅,一知半解,同时也理解了油画语言的伸展度是很大的,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如何用“光”来加强画面的艺术效果,历来是衡量油画艺术表现力高低的关键性指标。

2009年7月,任志忠创作完成了油画《窗外阳光灿烂》。这幅作品标示着他从欧洲游学归来后的一个重要转折,在他个人绘画创作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窗外阳光灿烂》描述了母子间最为温馨的生活瞬间,画面以沙发为水平线展开,人物的肢体动态穿插形成多个三角形,构图稳定又富于变化。对光的处理是作品的亮点所在,和煦的初夏阳光从窗外弥散到整个画面,明亮的调子强化了作品的主题,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在人物的脸庞和衣裙间流走、听到母子间的低语和铜铃般的笑声。

2016年,任志忠接受了“浙江省百年追梦”第一期的创作任务和定件,创作完成了油画《先声——参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浙籍知识分子》。在建党时期的中共党员中,有七位是浙江籍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俞秀松、陈望道、邵力子、施存统、杨贤江、沈泽民和沈雁冰。作品试图再现早期浙籍进步知识分子进行组织生活的场景,画面由十二位人物构成,背景是六扇明亮的窗户,象征着真理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在逆光和反射光线的照耀下呈现明亮光感,与其他相同题材作品拉开了距离,具有突破性的价值。

同年,任志忠加入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遵义曙光》创作组,与杨参军、井士剑和周小松共同完成了《遵义曙光》的绘制任务。创作组设想了这样一个情节和场景:清晨,开完会以后的中共领导人来到室外,在走廊上远眺祖国的山河,思考红军长征的方向和中国革命的未来。画面中的人物分为二组伫立在回廊的圆形框架下,远处的天际正是东方欲晓之际,画面的主光源为右侧的自然光,而左侧的灯光为辅助光,这样就形成了光源的一左一右,一冷一暖、一强一弱的反差,“光感”的成功营造和渲染成为这件作品最大的艺术亮点。《遵义曙光》画面凝重而庄严,刻画和再现了遵义会议对于中国革命转折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通过以上作品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任志忠是一位心中有光的艺术家,他用画笔为我们揭示了深层次的人文价值取向。他说,“心中要有光,它会让你看清来路并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