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森:游弋于金融和书法界的“杂家”

2022-12-11

文 俞栋

叶玉森(1880-1933),字荭渔,江苏丹徒(今属镇江市)人,祖先系满族贵胄,集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画家、音乐家、小说家、翻译家,乃至数学家等诸多身份于一身,系兴中会会员、南社成员。

如今,一提“杂家”,似乎带有点贬义,好像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不精。其实不然,至少叶玉森非也。他通晓中西文化,涉猎多个领域,可谓“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但最大的学术成就和艺术成果还是以考释甲骨文和擅写甲骨文而驰名学术界、书法界。

据史料载,叶对甲骨文的研究始于滁县知事任上,写了《殷契钩沉》,1923年刊于《学衡》第24期,考释甲骨文字142条,由柳诒徵作序;后为补《殷契钩沉》之未及,又写了《说契》,刊于1924年《学衡》第31期。1925年春,经柳诒徵、王伯沆介绍,叶购得刘鹗后妻郑安香出售的甲骨1300片(其中精品800片),于是他选拓240片,并附考释,写就《铁云藏龟拾遗附考释》,由五凤研斋石印。这些著作奠定了叶玉森在甲骨学界的地位和影响。董作宾评价其“搜求材料,考证经史,开启了此后研究甲骨学许多新的途径。”叶玉森以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和《殷墟书契后编》为底本,集各家之说,融汇自己的研究心得,开展考据工作,或引用自己先前的著作和研究成果,或坚持己说以驳斥他人,或据他人成说以修正己说,可谓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写就了《殷墟书契前编集释》和《殷墟书契后编集释》两书。

作为甲骨文的研究者,叶玉森考释之余也提笔挥毫,自然以近代甲骨文入书的开创者之一享誉书坛。郑逸梅甚至将他与罗振玉相提并论:“海内之擅写甲骨文者,罗振玉外,当推叶荭渔……董作宾为甲骨文家,看到玉森所写的,叹为观止。”这主要得益于他对甲骨文的考释,朝夕摹写,对甲骨文的形体与笔法谙熟于胸。为便于甲骨文创作,叶玉森将可识的殷契文字集成偶句,编成《甲骨文集联》一卷,日积月累,最终集得百联以上,存之巾笥,用佐临池。笔者以为,用这一千来字撰作如此多的联语,加之楹联还要服从平仄、兼顾对仗等格律,绝非常人能为。

与其他书体相比,早期的甲骨文毕竟显得单调而缺乏线条表现力。叶玉森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仅仅追求文字学意义上的准确无误,更力求以柔毫再现出契文古朴俊利的效果。他笔下的甲骨文颇得殷契之神采,用笔有纵横排傲之势,特点鲜明,以笔代刀,刻意追求金石之意:重按藏锋起笔,露锋轻盈收笔,寓刚于柔,刚柔相济。由于其善用藏锋,使甲骨文原刻较为质直的笔画增添了几分书写韵味,转折处婉转舒徐,衔接处自然妥帖,可以看出用笔的娴熟技巧,且结体规整,形态稳重,布局严谨,从形式到内涵都给人一种含蓄的对称美观之感,颇具书卷气。无怪乎识者谓之“以笔为刀,同好叹为观止。”足见叶的天资功底。但毋庸讳言,其甲骨文也存在得“刀趣”而失“天趣”的不足,如字的结构过于精巧,章法也太过齐整,追求严格、机械的对称,呈图案化装饰化趋势,故有人称之为“甲骨馆阁体”。其实,甲骨文原刻是非常自然的,字的结构与章法参差错落,而绝非几何状般对称。

值得一提的是,叶玉森治印也极有功力,嗜秦汉之法,细白文多仿切玉印,自用印多系自制,识者认为他的篆刻“与古人多合”。《民国篆刻艺术》一书指出:“叶先生还是在印坛上用甲骨文刻章开先河者之一”,代表作有1925年为好友周庆云刻的“周梦坡六十后之印记”和1932年编辑的自刻《颐援庐水浒姓名印谱》3册。此外,他亦擅画,1922年出版的《镇江指南》有“书家”“画家叶荭渔”,接洽地都是镇江“德仁里”。在1930年镇江商会新会场举行的“江苏书画展览会”上,叶玉森还以镇江书画家名义参展,可惜其丹青妙笔传世稀少,笔者未能搜索到,甚为遗憾。(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