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专业,要考虑就业兼容性和保研率
记者 郭婧 骆忆川 黄莺 叶浩宇 陆颖
80个志愿到底怎么填?是优先学校还是优先专业?如何保底才真的够“底”?
6月26日,都市快报举办的2025高考志愿填报&全球升学公益服务活动,作为省内最大型的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服务活动之一,从国内的顶尖高校到省内的重点高校,再到高职院校,院校的层次非常丰富,让考生和家长能一站式获取想要的招考信息。
浙江省2025年高考首轮志愿填报,统一于6月29日8:30-6月30日17:30进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是志愿填报唯一网站。
首轮填报的包括普通类提前录取(含一段、二段)和平行录取第一段,艺术类校考批和统考批第一段,体育类提前录取、体育特招生和体育类平行录取第一段,单独考试招生及各特殊类型招生志愿等。
快报主办的这场干货满满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为浙江考生作个参考。
家长
“演练”两年 今年终于实战了!
“前两年,孩子高一高二的时候,我也都来了,属于是提前‘演练’了两年,今年终于是实战了。”当天,一位儿子高考成绩660多分的爸爸说,这是他第三年来都市快报的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服务活动了,今年还特意带了刚考完的儿子来,就是想来听听专家意见,看看他们提前选好的志愿计划合不合理。“今年我特地早点来,8:30就到场了。因为前几次来得稍晚了些,现场火爆得都挤不进去了。”
另一位拿着厚厚的一沓志愿填报资料的妈妈也说,来现场就是想和各个目标院校的招生老师,面对面咨询一下自己有意向的专业和未来的就业方向。
她孩子今年的高考成绩的位次排在9000多名,她提前研究了去年录取分数线在这个区间段的院校和专业,川大、兰大、哈工大、北理、北航……她在《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书上,给每一个目标专业都贴上了对应的院校小标签,然后在现场一所一所地咨询,“好多学校都来了,可以一次都问清楚”。
一位女生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现场,寻找适合自己的院校,“咨询了一圈后,我想报华东政法大学”。
在浙江大学的展位前,儿子高考位次1200多名的王爸爸,仔细地核对着今年和去年的招生表变化。他说,人工智能专业去年招2人,今年扩招到33人,这个专业的报考分数应该能降一点,“希望能进一个浙大比较好的专业,最好能有保研名额或者本博连读的机会”。
“省外高校也很热啊,很多展位挤都挤不进去!”一位家长说,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展位前,招办老师就一直被不少家长和孩子围着。
“像我们作为外语类院校的话,家长关注比较多的还是小语种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学校的招生老师说,在专业选择上,家长和考生也会特别关注历年位次。
“来问的家长和同学们也都非常认真,好多都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的确是有备而来。”西安交大的招办老师也说,在现场真正感受到了浙江考生和家长的热情与认真。
考生
最大的收获 是让我感受到了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听完这些专家讲的,我心里就有底了!”前天一大早,徐女士就赶到了现场,并坐到了演讲厅的第一排,从9:00一直听到了13:30讲座结束,还随身带了本子和笔做了很多笔记。
“本来让儿子也一起来的,分数出来,他感觉不是很理想,有点沮丧,今天不肯来了,只能我先来好好学习,回家给他传达。”她说,都市快报安排的这8场主题演讲把自己关心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非常专业,也很实用”。
徐女士说,儿子高考总分540多分,想要去心仪的本科院校和专业有点难了,“原本一直是给儿子规划在国内读本科,研究生再考虑出国留学,现在觉得思路打开了,也可以给他更多选择”。
她觉得专家们关于专业的建议很有价值,尤其是这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人力资源专家从就业市场来讲“专业选择”,让家长们可以从就业前景来更好地规划孩子的专业选择。
梅同学和妈妈也一起来到了活动现场。“语文我从来没下过年段前十,没想到这次只考了107分,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来选择法学相关的学校,现在都用不上了。”她说,来参加这场活动后,感觉非常值。“又听了杨春林老师的讲座。中考的时候,也听他讲过,觉得杨老师的讲座又好又幽默。今天又有了新的启发:报得好的话,可能比考得好更重要!”
她说,杨老师的这种乐观的态度让自己瞬间把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今天咨询了很多学校、很多专业,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感受到了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虽然这次没考好,但是高考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后面还有太多可以改变的事情”。
教育考试院专家
80个志愿尽量填满 保底要够“底”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高考并不是终点,只是全新的起点。这个“起点”定在哪里?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80个志愿要如何选择?
要在两天时间里,研究透厚厚一本高校招生计划书,从全国近3000所高校的众多专业中,不仅要确定孩子去哪个城市、哪个学校,还要决定孩子要报考什么专业,将来可能从事什么工作……对许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本次活动的讲座环节,特别邀请了考试院专家和高校招办主任、资深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等,为大家讲解最新的高考志愿填报信息和填报技巧,从选学校到填志愿再到就业,为考生家长提供一条清晰的脉络。
杭州市教育考试院高考科高级教师钱国良说,高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每年都在变化调整,考生群体和成绩的分布也有变化,比如,今年650分以上的考生比去年减少1500人,因此在准备志愿填报时,在参考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等信息时,如何保持理性、谨慎、客观,也是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
“尽量填满,不浪费每一个机会。”他说,在80个平行志愿条件下,其实没有大小年,只是风水轮流转。80个平行志愿,分数位次在去年上下浮动10分约2万名,都可以填报,理论上你有70个志愿可以浪费,保底足够有“底”即可,最后10个志愿可以逐步后退保底。
“各院校不同专业的最终投档线不是事先划定的,而是考生填报的结果。”浙江一所高校的招办主任说,院校综合实力、院校地理位置、专业实力和热度(行业、未来发展)、专业招生计划数、办学性质、学费等,都是影响投档线的因素。
她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自己想要填报的专业计划数如果比较少,尽量不要拿来“保底”,如果计划数比往年减少了,那么录取分数也很可能会上涨。
有大学老师提醒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还要考虑就业兼容性和保研率。
(下转B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