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人高复学校咨询报名迎来高峰期

550-600分的学生占比最大有文科生想改选物理、化学 学校建议:风险较大,请理性选择

2024-07-26

记者 张宇璐

这两天,2024高考普通类一段线录取结果的出炉和二段线上考生成绩分数段表的公布,让文理科专业录取分数、滑档、志愿填报等话题成为很多人讨论的焦点。这些现象,也在浙江的高复市场出现了具象表现。

前几天都是近40℃的高温,但建人高复学校每天都有一批批的学生、家长来到学校考察、报名,基本每天都会有几十名学生确定报名,这个数量比往年同期要高很多。

昨天早上9点半,记者来到位于杭州下沙的建人高复学校,在学校一楼的咨询室内,几位老师正一对一地为家长、学生解答疑问。这和记者半个月前同样在建人高复看到的咨询量相比,至少多了一倍。有老师说:“一批录取结果出炉后,我们的高复咨询、报名出现了小高峰,今年文科生的咨询量尤其多,特别是550分到600分之间的学生比较集中,部分学生是录取结果不满意,还有部分学生出现了滑档的情况。”

今年高复咨询的学生 大多是550-600分之间的文科生

在咨询室里,几位老师进进出出,带着学生和家长参观学校环境,校长助理庄茜老师说:“往年在录取结果出炉后,高复咨询的确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但是今年这个前后的差别更加明显。还有一个特点,我今天一上午接了几个咨询,大多都是文科生。”

这两天,还有不少学生上来就说:“我滑档了。”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成绩分数段表》,在492分(一段线)以上未录取的考生达到6160人,这也就是他们所说的“滑档”。而去年一段线488分以上未录取的考生人数是1989人,也就是说,今年一段线以上未录取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多了4171人。今年还有不少60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也落入二段志愿填报。

而今年来建人咨询高复的学生,大多是集中在550分到600分之间的文科生。其中,570分到580分之间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录取结果不满意;而550分到560分之间的学生,有不少都出现了滑档。

其中有570多分,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这个分数在往年可以被省外公办本科院校录取。还有的考生看到网上热议的“文科生处境尴尬”的话题,对自己的录取结果也感到失望,提出想要把自己的选考科目换成物理、化学。

庄老师说:“我这里就有一名近600分的文科生(选考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一上来就想把选考换成物理和化学,希望能获得所谓的‘物化捆绑’优势。但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建议学生轻易换选考科目的,风险太大了。尤其是纯文科生,往往本来对物理、化学科目就不擅长,如果强行换成物化,如何用不到一年的复习时间赢过其他学生?就算顺利被学校录取了,也要考虑自己大学四年是否能学好,今后就业是否能胜任工作,这些因素都要考虑清楚。”

相比之下,今年高分考生咨询高复的数量就比较少,因为这部分考生的录取分数、位次号依旧比较“坚挺”,受物化捆绑的影响不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新高考也给了文科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考生报考经济类、管理类、人文社科类等专业,选考科目不限,这对物理、化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利好。前几年曾一度出现大量类文科选择,原因是相较于理科的竞争激烈程度,文科选考科目赋分相对轻松,更容易拿到高分,这也是文科类专业比理工类专业整体录取分数线高的原因之一。”

今年,浙江大学的部分文科类专业,还出现了位次号降低的情况,这也佐证了高分考生受影响小的说法。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总而言之,不论文理,努力得高分才有更多选择权。”这也是不少高复考生的心声和拼搏方向。

学校深度钻研政策

学生录取结果喜人

这几年,浙江的高考政策在变化中不断修正、完善,高复市场在其中感知深切。建人高复学校的校长郭玉禄,这些年来也始终冲在一线,带老师们一起钻研政策变化,为学生提供后备保障。

比如2022年高复的学生面对换新教材的挑战,学校提早一年就组织集团内高中的优秀教师,把新旧教材的内容进行比对,针对增减、变化专门编成书。

而今年是“物化绑定”第一年,各大高校的医学、理学、农学、工学等学科专业的选考科目基本都要求物理和化学必选。从这一方面看,文科生因为受制于“物化”选科的硬性要求,面临着招生计划缩减、被理科生挤占招生指标的危机。

面对这个新变化,建人高复也早做准备,从选考科目的调整、复习到志愿填报,为学生提供了一条龙的指导服务。

今年,郭校长就亲自帮几十位学生的志愿填报提供了指导,还有不少家长会直接联系校长请求帮助。

郭校长说:“我也有关注到今年录取的情况,可以说,很多单纯参考位次号填报的考生都失算了。因为物化捆绑后,不同选考组合的志愿填报范围都有所变动,尤其对于分数在500分到600分之间的学生来说,位次号参考的意义都不大了,所以会出现文科550分和理科500分的录取院校差不多的情况。往年填报志愿,基本在自己位次号的上下5000名里填,今年几乎要上下几十分去填,尤其是纯文科组合的学生,不然就很容易遭遇滑档。”

对于这个情况,建人高复也有所预判,郭校长说:“今年物化捆绑的学生填报志愿明显是有优势的,我们在教学期间就不断让班主任鼓励物化组合的学生,有不少学生在模考时还达不到一段线,但在高考中冲上了一本重点学校;另一方面,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我们也指导理科生要大胆往上填,文科生则要低调保守地填写。”在科学的指导下,建人高复的学生今年依旧刷新着好成绩。

最近,建人高复的学子们陆续收到了来自985、211、“双一流”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1人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8人被浙江大学录取,50余人被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录取。

暑期体验班第一期开启

近百名学生开启高复生活

另一边,建人高复的第一期暑期体验班也从7月22日起正式开始了,近百名学生已经搬入学校宿舍,开始体验高复生活。昨天11点40分,下课铃响,学生进入食堂就餐。记者随机找了几位学生聊聊,他们之中,有从大学退学的往届生,也有从出分后就决定要高复的应届生。

杭州男生小段,已经在建人高复体验班度过了3天的时间。午餐结束后,他去小卖部买了一瓶冰可乐,迎面走来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小段笑着说:“当时我和身边同学说起我要去高复,他们都十分惊讶,觉得全班同学里,最不可能去高复的就是我。我的父母也不太支持,甚至高考完就把我的书都卖了,但是我还是坚定地要来高复,最后找同学借了一圈书。”

小段毕业于杭州一所重高,但是高中三年,他自认没有好好学习:“最后我自己估分620分,实际成绩只有591分,离特控线差了几分。我担心这样进入大学后,自己的学习状态还是会陷入恶性循环,所以我一出分就决定来高复了。一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二来也是给自己一次全力拼搏的机会,不留遗憾。”

一段线上学生录取结果出炉后,小段没去确认自己的录取结果,就毅然来到了建人高复体验班报到,上交了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这几天体验下来,我感觉排课还是挺科学的,作息和之前高中的区别也不大,6点多起床,晚上10点多熄灯睡觉。每天有三门学科各2节课,其余时间是答疑课、自习课,老师的水平也比较高,不输我之前在重高的老师。一天下来,感觉都有事可做,不会东想西想,干扰很少。”

在一天的安排里,小段最惊喜的是下午第八节的活动课,“这是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的契机,我比较喜欢跑步,就会去外面跑个几圈,或者和同学打打篮球。出完汗再回寝室洗个澡,回教室继续学习。我们学校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锻炼的场地不少”。

对于今年高复的考生,郭校长也作出个人建议,让大家理性看待录取结果:“明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各方面政策会陆续完善,大家的填报也会更有经验,但是物理化学组合仍有较大的优势;另外一方面,文科生也不用过于担忧,在努力一年的前提下,明年理性地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分梯度填好80个志愿,省内省外兼报,同样可以发挥分数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