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薛永军
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拟于5月31日召开第14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科创板拟上市企业联芸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上市申请。
这不仅是新“国九条”后沪市首场IPO审核会,也是时隔逾三个月以来IPO审核会的再次开张。
科创属性量化门槛提高
研发费用被重点关注
联芸科技是一家提供数据存储主控芯片、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其芯片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数据通信、智能物联等领域。它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销售自主设计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及提供技术服务获得业务收入。
据联芸科技披露的招股书,本次IPO拟发行不超过1.2亿股,拟募资15.20亿元。
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后,证监会提高了对申报科创板企业的科创属性量化门槛,对申报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发明专利数、营业收入增长率设置了更高标准。
其中,“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数量由“5项以上”调整为“7项以上”,“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达到20%”调整为“达到25%”。
据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上会稿),2021-2023年,联芸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78亿元、5.73亿元和10.3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2.39万元、-7916.06万元和5222.96万元,最近三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65%,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标准。
尽管公司营收呈上升趋势,但净利润存在较大波动。
联芸科技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至5.7亿元左右,较2023年同期预计变动幅度为25.96%至38.07%,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万元至1250万元,预计增长主要来源于数据存储主控芯片收入的持续增长。
2021-2023年,联芸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55亿元、2.53亿元、3.8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74%、44.10%、36.73%,公司拥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65项,均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标准。
第二大股东海康威视
拥有一票否决权
在股权结构方面,联芸科技背靠海康威视、江波龙等知名企业,尤其是海康威视,合计持有该公司股份37.38%,位列第二大股东,仅次于公司实际控制人方小玲合计持股比例(45.22%)。
招股书显示,海康威视直接持有联芸科技22.43%的股份,系公司第二大股东;其子公司海康科技直接持有联芸科技14.95%的股份。
此外,海康威视还拥有对联芸科技的一票否决权。根据招股书,双方在增资扩股协议中约定,海康威视享有股东特殊权利,包括董事会层面的一票否决权、最优惠权、优先购买权、 随售权、优先认购权、反稀释权、优先清算权。
上市前联芸科技部分高管仍在海康威视任职。其中,公司董事徐鹏2004年加入海康威视并工作至今,现任海康威视高级副总经理;另海康威视还提名占俊华任联芸科技监事,占俊华2009年12月加入海康威视并工作至今,现任海康威视财务中心高级总监。
另外,受已开发完成的客户持续放量、新客户尚处于开拓周期、产品下游应用领域等因素影响,联芸科技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况。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联芸科技前五大客户收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75.91%、76.11%、73.12%、80.92%,占比逐年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