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记者优秀作品选登

2024-03-25

我送自己一个字——破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五(5)班 彭一诺

如果我是一只蝴蝶,我必有一个茧,但我终会破茧成蝶。

——题记

期末考试来临,使我压力倍增,最近的考试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次期末考对我非常重要,因为这又是一个决定我成绩是否优异的考试,我忘不了优异的成绩给我带来的自豪和快乐。

夜深人静,皎洁的月光洒在窗前,已是晚上9点了,我还坐在书桌前,做着试卷,旁边是被我乱丢掉的试卷,我的心情异常烦躁,一遇到一时半会儿做不出来的题,我要么就是把整张试卷丢在旁边,要么就是在上面生气地打上一个大叉,我自然知道做试卷是对我好,可我却感觉,那长长的白色试卷,如一个白色笼子,更像是一个白色的茧,把我包了起来,我在里面苦苦挣扎。

“该睡觉了,宝贝。”妈妈温柔的声音传来,“知道了!”我不耐烦地回了一句,我感觉她还想说什么,却又止住了,我还是飞快地写着、算着,在我面前又出现了一道我从未做过的题,我心想:烦死了,又是一道难题。我没好气地写了一个答案,又想丢开,却不料挥手的同时,上面压着的书也被弄了一地,试卷也被撕开了,“咚”!书本砸在了地上,妈妈闻声赶来,一眼便看见满地的书,还有我手上拿着的被撕碎的试卷,这时候,我再也控制不住了,泪水喷涌而出,妈妈一把抱住我,对我说:“宝贝,没关系的,成绩并不重要,你不要有过多的压力,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战胜自己的。”听了妈妈的话,我擦干眼泪,调整好心情,便去睡觉了。

这天以后,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没有过多的压力,成绩似乎也好了一些,我感觉我似乎破了一个茧,一个我自己造的茧。

在人生道路上,毛毛虫只有自己破开了茧,才会变成绚丽的蝴蝶,一个“破”字,希望能让我破开困难,勇往直前!

指导老师田云霞:

这是一篇课堂上的限时作文,要求围绕最想送给自己的某一个字来写。小作者送给自己的这个“破”字就出人意料,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全文的构思更是巧妙,虽然用的是“复习”“考试”之类的小学生常见写作材料,却匠心独具地与“破茧成蝶”之立意相结合,且结合得很熨帖。而文中的环境描写、自己当时的状态描写等都为文章增色不少。特别是把试卷比作笼子和茧的那一处,既形象又新颖,还隐藏着题意,为下文做铺垫,很妙。

外公换车记

杭州湖畔学校四(1)班 叶家汇

妈妈的老家在台州路桥。妈妈曾经给我讲过许多关于她的家乡的故事。她讲的外公换车的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外公年轻的时候,骑的是一辆用钢条加固的重型自行车。外公当年买下这辆车时,整个村子就他一辆。那时外公办了个印刷包装厂,这个厂其实只是外公外婆两个人经营的小作坊。外公骑着自行车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推销产品。“骑得最远那次,都到几十里外的黄岩县城了!”妈妈说,每当提起这段往事,外公变得像个孩子,兴奋异常。

几年以后,外公拥有了一辆日本进口的摩托车。因为外公头脑灵活,人又勤快,挣了不少钱。“那可是一辆铃木王呵!骑得最远那次,都到几百里外的宁波了。”妈妈说,每当说起这段往事,外公的脸上写满自豪。

人到中年,外公又换车了,那可是一辆汽车,听妈妈说,这辆汽车的价格,可以买几十辆铃木王。与此同时,外公的小作坊已经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妈妈说,那时她已经在杭州上大学,有一次外公去几千里外的广州开广交会,竟是开着汽车去的。

现在,外公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他把经营企业的担子交给了我舅舅。但当初的那些车,外公一直珍藏着。不同的车辆,给了外公不同的格局和视野,同时又成了时代前行的最好见证。

指导老师宋维莎:

文章取材贴近生活,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情感表达却极为丰富真切。小作者构思巧妙,善于选点展开,把外公的“自行车”换成“摩托车”再换成“小汽车”的经过进行了精心细腻的描绘。以生活的步步改善来体现时代的不断前行,文章最后揭示中心,实属点睛之笔。

烟花盛放,年味满满

杭州市文一街小学六(2)班 王子骏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年味。

今年过年,我就体验了一次独特的“年味之旅”。正月初五,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有名的烟花之都——浏阳,听说这里素来有“浏阳花炮震天下”的称号。

来之前,我就充满了期待。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浏阳河畔,终于亲身体验了一回放烟花的乐趣。我选了一个加特林,打开盖子,映入眼帘的是两根引线,我一下子愣住了,只好问爸爸:“这加特林怎么有两根引线?”爸爸左想右想,说:“应该是两根都点吧。”于是我点燃了加特林,“突突突”,加特林发出了一连串的声响,灿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炸开。我还不过瘾,接着又点燃了“狼嚎火箭”,“呜”!“砰”!最后,我小心翼翼地拿出了终极武器——大礼花。我用胶带把“炮架”固定好,把大礼花插在上面,掀开固定引线的盖子,点燃引线,静静等待。突然,空气中传来“砰”的巨响,一瞬间夜空中炸开了一朵大红花,照亮了一切。

伴随着朵朵烟花在天空炸响,绽放,我的思绪飞到了几年前的除夕夜。那个晚上,我们也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放烟花:弟弟摔着“小金鱼”,脚下时不时传来“噼啪噼啪”的响声,我知道那是年的旋律;妈妈站在一旁看我们放,烟花照亮了她的笑容;爸爸负责放大鞭炮,“砰”的一声炸起了漫天烟尘,赶走了传说中的“年”,同时也赶走了一年的辛苦和不愉快;我放的是花炮,喷出的火花像一束束金黄的麦穗,又像一根根孔雀的羽毛,又如夜晚海面溅起的浪花,在月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迎接着新一年的美好……

夜空里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看着美丽的烟花绽放在浏阳河畔,我感觉到了年的味道、年的期盼。

指导老师郑霞萍:

小作者以此为重点,分别描述了两个放烟花的场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视角,记录了独特的年味儿:一个平铺直叙,语言质朴,情感真实;一个情景交融,文笔细腻,富有感染力。

泉州之旅

杭州市紫金港小学

六(1)班 蒲执中

每个人都很享受旅行中的乐趣。今年春节,我和家人来到福建泉州,走进这座古城,感受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泉州西街是当地知名的美食街,里面的美食品种繁多,各具特色。面线糊和牛肉羹是当地传统美食,街上主打这两款的小店层出不穷。面线糊滑嫩多汁,牛肉羹的牛肉嫩而汤料丰富,让人一喝就停不下来。醋肉也让我印象深刻,酸而不腻,外皮酥脆有嚼劲,而脆皮五花肉肥肉和瘦肉结合起来的味道奇妙绝伦,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此外,还有可以观望西街风景的梦幻天台,放眼望去,街景尽收眼底。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除了美食,还有逛不完的景点。洛阳桥、开元寺、文庙……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洛阳桥是现存最早的跨梁式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五店市的建筑很有闽南特色:门上挂着红灯笼,高耸的柱子衔接着房屋,有着红墙赤瓦的似莲花瓣的屋顶和雕梁画栋的檐角,不禁惊叹能工巧匠的巨作。晚上漫步在梧林古村落,感受极具特色的红砖古厝、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种种烟花绽放在桥下空地,我也体验了自己燃放烟花,天空绽放出一片绚烂的色彩,光芒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寄托着大家对来年的美好憧憬。

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场特别演出——泉州提线木偶。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家手指上绑着很多细小的线,通过指尖的变换来操控地上木偶,非常专业有趣。我印象最深的是木偶剧《驯猴》,伴随着配乐和剧情推进,木偶小猴就像有了生命一般,活灵活现,把场内的观众逗得哈哈大笑。

回杭当天,我还体验了当下流行的簪花,簪花象征着美好、吉祥和幸福。穿着马面裙,繁琐化妆后,把各类花插到头上形成簪花围,再跟着摄影师的指令,穿越了很多场景,确实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泉州旅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累并快乐着。有时间让心灵去旅行,这些回忆会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

指导老师俞咪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作者按照时间的游览顺序,向我们讲述了泉州印象,带我们领略当地独特的文化,字里行间充满了旅行的新奇和快乐。结尾处更是点出了旅行的意义——在旅行中追求更好的自己。

本版主持 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