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5

明明认真写了一篇作文,自我感觉蛮好的,结果老师给的评分却不高。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经过老师的点拨和指导,文章马上焕然一新了!

《狮子少年》作文诊室栏目,旨在为孩子们的写作问题答疑解惑。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写作困扰,可以把一篇得分较低或者反复写不好的作文发给我们,我们将邀请爱写作的狮子名师团老师为你的文章进行“诊疗”。

本期,我们邀请了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徐莉苹老师对学生的一篇文章进行修改点评。

投稿方式:

将原稿电子版或者稿纸拍照发送到邮箱kbshizi@163.com,邮件注明你的姓名、学校班级和联系方式。

类型:游戏作文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 病因:场面描写不够具体生动,游戏环节不够有趣,无法吸引别人。

指导老师:徐莉苹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有着27年语文教学经验。

处方

游戏作文是学生习作中经常遇到的写作类型,我们一般会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结束三个环节把游戏过程写具体。游戏前我们会关注游戏的准备工作、游戏规则、人员分组。游戏中我们重点写的是游戏过程中各位选手的表现,特别突出自己是如何参加游戏的以及各位观众的表现。游戏结束后,会写自己在这次游戏时的感受以及老师对本次游戏的点评。

游戏过程是整篇文章的写作重点,可以写游戏中最精彩的环节、让人感觉紧张刺激有压力的环节以及发生的一些小意外及自己如何克服的。游戏过程要注重点面结合的写法,可以写自己如何参与游戏,或者是游戏中某个比较出彩人物的表现,这是“点”的描写。然后写一写其他同学在游戏中的表现,这是“面”的描写。游戏过程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来描写。对于参与游戏不同同学的神态、动作的细致描写,可以让文章更有画面感,从而来烘托和渲染整个场面的气氛,这会让游戏作文更加出彩。

写游戏过程,写好动作很重要。一个人物的多个动作描写,不同人物的不同动作的描写,要善于抓住他们不同动作的特点来描写,这样会让动作描写更加细腻。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描写,这样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如果还能够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那么描写会更加立体。

第一稿 一堂特殊的作文课

今天在老师的课堂上我又玩了一个新鲜的小游戏。想知道是什么吗?就请往下看吧!(开头过于简洁,不够吸引人)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对着干。老师向我们宣布了游戏规则:根据老师的口令,做相反的动作,例如“向左看”,那我们就需要“向右看”,动作做错或是做慢的会被淘汰出局。(“对着干”这个游戏的名字很特别,但小作者并没有展开介绍,让读者对这个游戏有点摸不着头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游戏的规则,文字表述过于干巴巴)

为了让我们尽快适应比赛规则,正式比赛前,老师安排了一场全班同学的热身赛。教室里一时间充满紧张的气氛,大家都十分紧张,盯着老师。老师一声令下,第一个指令——“站!”只见全班同学迅速蹲了下来。紧接着,老师下达了第二个命令——“蹲!”我和大家一样,很快就站了起来。(在大家盯着老师看和全班同学迅速蹲下来这两处可以描述得更加生动一点,加入一些神态描写或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这一环节紧张的氛围描述得更加生动具体)

正式比赛开始了,我有幸参与。老师下达了第一个口令——“站”,这个口令好熟悉呀,我们立马蹲了下来。第一个蹲我反应过来了,可第二个蹲时,我下意识地弯了一下腿。台下立刻响起了很多叫喊声。这一局一下就下去了五个人!当然我也在这其中,好遗憾啊!(在描述“我”参与活动时,要将自己的神态、心理活动以及旁观同学的各种表现写具体,这样文章就会更生动)

很快比赛就到了决赛局。两位同学站在台上,盯着前方,台下的我们和他们一样紧张。老师发出一个超复杂的口令——“左手摸右耳,向左移三步!”只见小邵同学伸出右手,抓住左耳朵,向右移了三步,反应真快!再看小魏同学,用右手抓住了右耳,向左移了三步,“哎呀,小魏,你怎么同手摸同耳呀!”台下同学喊道。只见小魏同学只好不甘心地下了台。同学们走到小邵同学的身边 ,为最终的“王者”祝贺!(在描写小魏同学不甘心下台的时候,可以抓住他的神态进行具体描写,同时也要把同学们祝贺小邵同学那种欢呼雀跃的表情写出来,这样文章的氛围感会更浓!)

这堂习作课真让同学们意犹未尽!直到现在,我还时常念叨着:“什么时候还能再玩呀?”(可以写一写自己在玩游戏时的一些收获,让读者对这个游戏有更深的印象)

最终稿

“对着干”真有趣

我玩过刺激的抢椅子游戏,玩过紧张的掰手腕游戏,也玩过欢乐的挤眉弄眼吃薯片游戏。今天在老师的课堂上我又玩了一个新鲜的小游戏。想知道是什么吗?就请往下看吧!保证你们喜欢。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对着干。为什么要对着干呢?打架了?和谁对着干?老师?父母?疯了吧!呵呵,不用担心,我们玩的只是个小游戏。老师给我们宣布了游戏规则:根据老师的口令,做相反的动作,例如“向左看”,那我们就需要“向右看”。动作做错或是做慢的会被淘汰出局。

为了让我们尽快适应比赛规则,正式比赛前,老师安排了一场全班同学的热身赛。教室里一时间充满紧张的气氛,个个表情严肃,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老师一声令下,第一个指令——“站!”只见全班同学如同一只只听话的小青蛙,迅速蹲了下来。哟,还挺整齐!我心里想着。紧接着,老师下达了第二个命令——“蹲!”我和大家犹如火箭般“嗖”一下从地上发射,站成了电线杆子。

正式比赛开始了,我有幸参与,深呼一口气,全神贯注,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下达了第一个口令——“站”,这个口令好熟悉呀,不是热身赛刚玩过吗?我们毫不犹豫地蹲了下来,老师嘿嘿一笑。第一个蹲我反应过来了,可第二个蹲时,我下意识地弯了一下腿。台下立刻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叫喊声:有的同学激动得直喊:“站着呀!”有的同学几乎忍不住要上台指点那些傻呆呆蹲着的人一二,还有的同学直接在位子上比画起了动作,恨不得自己就是台上的那一位。这一局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一下就下去了五个人!当然我也在这其中,好遗憾啊,我只好尴尬地吐了吐舌头,无奈地离开了。

很快比赛就到了两人对决的白热化阶段。两位高手目光如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台下的我们屏息凝神。老师不紧不慢地发出一个超复杂的口令——“左手摸右耳,向左移三步!”只见小邵同学立马伸出右手,抓住左耳朵,向右移了三步,反应真快!台下的同学啧啧称赞!再看小魏同学,胡乱地用右手抓住了右耳,“乖乖地”向左移了三步,“哎呀,小魏,你怎么同手摸同耳呀!”台下同学喊道。只见小魏同学的脸涨得通红,羞得像只小绵羊,只好不甘心地下了台。同学们如潮水般欢呼雀跃地簇拥到小邵同学的身边,向最终的“王者”祝贺!

这一次游戏,我不仅收获了欢乐的时光,还锻炼了反应能力,这堂习作课真让同学们意犹未尽!直到现在,我还时常念叨着:“什么时候还能再玩呀?”

本版主持 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