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里咬起来嘎嘣脆的贡菜 到底是不是晒干的莴笋?

2024-03-22

最近,贡菜真的非常流行,下火锅里、做凉拌菜,麦当劳还把它塞进早餐饼里,嚼起来嘎吱嘎吱的,又脆又嫩又入味。

#贡菜就是晒干的莴笋#话题,直接将贡菜送上了热搜。

有网友发现,贡菜的口感与莴笋干差异不大,于是认为贡菜就是晒干的莴笋。但是,贡菜原产地的朋友却坚决否认这种说法,认为贡菜确实是莴苣属的成员,但与莴笋并不是一个物种。

贡菜究竟与莴笋有什么样的关系?

植物学博士史军在《科普中国》上发表文章,专门解释了一下:

简单的答案是,贡菜是用特殊的茎用莴苣品种加工而成的菜干。我们先要明确一件事儿,全世界菊科莴苣属的植物约有75种,到目前为止,被驯化且被广泛栽培的只有一个种,那就是莴苣(Lactuca sativa)。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球生菜、叶生菜、油麦菜、莴笋和贡菜都是莴苣的不同品种而已,如同金毛、二哈、吉娃娃都是狗的不同品种一样。

有两件事儿,可以直观表明,这些菜都属于一个家族。不管是莴笋还是油麦菜,只要足够新鲜,掰开叶柄,或者切开外皮,就会有乳浆冒出来。实际上,莴苣的拉丁属名“Lactuca”的词头“Lac”正是暗含了乳汁的意思。但是这些乳汁里并没有蛋白质,而是含有一些类似天然橡胶的成分,干扰动物消化系统才是它们的目的。

据了解,莴苣家族的共同祖先是一种生长在地中海严寒地带的山莴苣。隋唐时期,我国也已经有了莴苣,而且衍生出了一种茎干十分粗壮的变种。

元代的重要农书《农桑辑要》中写道:“正月、二月种之,九十日收,其茎嫩如指,高可逾尺,去皮蔬食,又可糟藏,谓之莴苣笋。”这是关于莴笋的最早记载,其形态类似于生产贡菜的茎用莴苣了。

莴笋是怎么变成贡菜的?

贡菜的说法,出现在乾隆年间,作为贡品进献给乾隆皇帝。当时的做法与今天并无差别,成熟之后,削去外皮,切成适当宽度的条,晾晒成干即可。

贡菜比莴笋贵?

安徽亳州市涡阳县是贡菜的主要产地,当地管这个品种叫“老来青”,或者就叫苔菜。所以,贡菜也别名苔菜、苔干。此外,贡菜还有响菜、山蜇菜等名号。

贡菜的价格要比新鲜莴笋贵,生鲜电商平台上,100克的干贡菜价格在27元左右,100克去皮的鲜莴笋价格则可能在2元左右。

贵也有贵的道理,因为贡菜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收获高质量的贡菜并不容易。贡菜收获首先要注意采收时间,当植株的外叶长到与心叶齐平时是苔干的最佳采收期。如果采收过早会影响产量,采收过晚内部容易形成空心,粗纤维增加,影响质量。

那么,是不是咱们去菜市场买根莴笋,回家切切晒晒,也能自制一把贡菜呢?

或许不行哦。因为,贡菜用的莴笋,会比我们寻常的莴笋更细长,纤维少,水分也比较少。

如果你买到了正宗的贡菜,千万别去炖它。或者涮,或者凉拌,保持它的爽脆最重要。难怪,贡菜和火锅,已经成为了一对超火的CP!

网友纷纷表示学习了——

多啦爱梦:贡菜真的好好吃!火锅必点!从头嘎嘣到尾!

momo:特别喜欢吃贡菜,但是闻到莴苣味就要吐,居然是同源的植物。

虞:我也超爱这家伙!一直以为它之所以被称为贡菜,是因为嚼起来嘎嘣脆的声音就是“贡贡贡”的,特别好玩儿!

综合科普中国、广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