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唱会经济的火爆,反映了人们当前的一种生活态度。如今,年轻群体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忙碌的工作之余,选择观看一场心仪歌手的演唱会,已成一种新潮的方式。从网络听歌到近距离见到喜欢的歌手在现场唱歌,一种关于青春的回忆不断涌上心头,那些年听过的歌走过的路仿佛历历在目。从以歌相识到双向奔赴,互联网上歌迷们的热情在现实中有了寄托与实感,他们信奉“为爱买单永不过时”。
今年4月,周杰伦杭州演唱会“一票难求”,开唱4天时间直接带动杭州文旅消费约13.16亿元。这不仅是粉丝情怀的释放,更是体验经济时代下,文化消费潜力的直观展现。专家预测,未来两年,国内“演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除了交通出行、餐饮住宿等,诸如音响灯光的租借、激光设备的生产等相关行业,也都在期待着进一步站上演艺经济的新风口。“演唱会+”模式的兴起,将单一的演出活动扩展至周边餐饮、住宿、旅游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城市消费生态链。
一场演唱会点燃大众的热情,这背后离不开当地相关部门的精心策划、筹备与支持。比如杭州文旅牵线促成“西湖大爷”与歌手合唱《稻香》;比如杭州出台新政,与优质机构企业进行集中项目签约,延伸演唱会的“长尾效应”,让“流量”变“增量”。
前期做好宣传预热、后期通过“宠粉福利”引流,各地打出一系列“温情”“好客”的好牌,在做好演唱会经济上不断细分,满足观演需求的同时,与乐迷进行深层联动,使得城市本身的存在感更强。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市。现如今, “跨城看演出”成为一种潮流,带动了很多演出地的旅游业发展,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中的一抹亮色。和妈妈一起看场共同喜爱的歌手的演唱会,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对浪漫的定格;毕业前和室友来一次“演出游”,为毕业旅行增添一份独特的回忆;在奔赴音乐剧巡演的过程中和各地的“剧友”相逢,分享心中的热爱……网友们晒出的旅行轨迹、打卡的演出场馆名单、拍下的一张张照片,让人深切感受到平凡日子里的热气腾腾。
周边
延伸
文旅
支持
■ 城报微评
演唱会,“行走的GDP”
如今,“跟着演唱会旅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游新风尚,以观演唱会为契机,到举办城市走走看看,演唱会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黏合剂”。
自亚运会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迎来了人流量“井喷式”增长。演唱会被网友戏称为“行走的GDP”。其“所到之处,满城狂欢”,除了酒店,演唱会还会“点燃”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的消费激情。据统计,仅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一年的稳定客流,就有50万人次,加上游泳馆、综合训练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以及滨江区的“大小莲花”,杭州奥体板块一年的人流量预计在千万级。
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中,杭州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演唱会经济的无限魅力。这不仅是一场场光影交错的音乐盛宴,更是一次次城市经济的生动实践,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流动的GDP”继续书写杭州乃至更多城市的消费新篇章。
跨城
观演
城报记者 王佳婷